『导读』脑梗,是世界上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你身边的同事,家人,可能都为此困扰不已。然而二者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回事。今天我们咨询了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让大家了解和防治这类疾病。首先说说心脑血管疾病,它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统称,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原因,导致心脏、大脑以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常见病之一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并逐渐年轻化。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据统计,即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幸存者,愈后生活不能自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脑梗(脑中风的一种)成因及预防治疗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也叫脑卒(cù)中,是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常见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常见脑梗塞、脑栓塞)两类,以脑梗塞(脑梗死,脑梗)最为常见。脑梗死和脑出血脑中风中常见的脑梗死脑梗死,也称脑梗塞,俗称脑梗,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一.脑血栓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原因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脑血栓虽然比脑出血致死率低,但致残率高。急性脑梗塞的救治贵在时间。如果病患能在发病的3医院,并进行“溶栓”治疗,便可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但是很多人对脑梗的发病症状认识有限,经常导致脑梗患者病情加重才会送医就诊,或者病发时不知道怎么在第一时间处置,导致延误病情。下面说说脑血栓的常见发病症状:①突发头晕眩晕是脑血栓发病最常见的症状,在脑血管疾病的任何时段都能发生,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过度劳累、洗澡后也容易发生。如果高血压患者在一天到两天内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应及时就医。②突发头痛如果在任何时候,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可能还伴有抽搐,值得注意的是,抽搐会影响同一侧的身体,因为中风会影响大脑的同一侧。也就是说,如果病变的位置在右侧,那么痉挛在身体的右侧将更加明显,反之亦然;或者近期有头部外伤史;或者伴有昏迷、嗜睡;因咳嗽用力而使头痛加重;夜间被头疼痛醒。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③走步异常突然发现走路时,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而且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这时也应该及时就医。④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这与脑供血不足有直接关系,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⑤血压异常脑血栓患者在发病之前的血压经常会发生异常变化,血压可能会无原因的过高或过低(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症状就是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医院进行治疗。⑥表达障碍脑血栓发病前的症状还有表达能力出现障碍。说话词不达意、或者语无伦次,想说的话说不出来,甚至伴有流口水、口歪眼斜等症状。⑦其他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多次大量鼻子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很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出现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症状表现,也需要尽快就医检查和治疗。二.脑栓塞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血液分子由于某种原因凝结堵塞了血管引起血管变狭窄,脑栓塞的一般栓塞灶在蛛网膜部位。我们常说血稠,但是医生角度是没有这个词的,经常我们认为的血稠导致血流变慢,继而发生血液凝滞,形成血栓。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血流速度的变化其实和心梗脑梗这样的心脑血管疾病并没有直接关联。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血稠的话,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血管里多了一些东西,液体没变,所以导致血液变“稠”了。那么所谓的“血稠”,都“稠”在什么东西上呢?①血糖、血脂多了高血糖、高血脂的确会对血管造成伤害,甚至引起心梗脑梗。通常情况下的“通一通血管”,实质上是利用一些药物进行血管疏通,比如可以静脉点滴丹参川芎嗪和天麻素等药物,都具有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作用。医院里常用的通血管(恢复缺血区域中的正常血液循环并稳定脑组织中的代谢过程):血管保护剂-刺激新陈代谢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血管扩张剂-缓解血管痉挛;促智药-有助于刺激心理活动,改善记忆;抗血小板药-防止血液中形成血凝块。当然,最好是能够住院治疗,通过检查各项指标,来对症治疗疏通血管。对应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测②纤维蛋白原多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就像血管中的“急救员”。纤维蛋白原可在人体组织和血管损伤时,和血小板一起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从而阻止过度出血的发生。但有时候,过度出血是阻止了,正常的血管也堵死了,也就出现了“血栓”。对应检查:凝血五项③红细胞多了红细胞和水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血液成分的绝大比重,由于一些原因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了,那血液可能确实会出现所谓的“变稠”。因为红细胞过多,血液高粘滞状态下,如果恰好又有血管内壁损伤,就可能并发动脉血栓,甚至心梗的发生。对应检查:血常规补充个:什么是脑出血脑出血作为脑中风的一种,一般则是由于高血压引起,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比较脆,血压高到一定程度血管承受不了压力而破裂,于是血管破裂。脑梗突发时的急救措施送医前或等待救护车时,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恶化,急救步骤如下:①帮助患者躺在床上或任何其他平面上。②使头部和肩部略高于身体水平。③让衣服不至于过度束缚身体。④提供窗户,提供新鲜空气。⑤冷敷患者的头部。⑥在加热器的帮助下,保持四肢的血液循环。⑦去除口腔过多的唾液和呕吐物以及假牙。⑧如果肢体瘫痪,可以用白酒和色拉油的混合溶液擦拭。有效预防脑梗死的方法1.定期检查血脂异常情况①40岁以下人群,三至五年测1次血脂。②40岁以上,如果从未出现过血脂异常,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③血脂异常的人群,应该每三至六个月测量1次血脂。2.定期测血压即便没有高血压的成年人,每年也至少测一次血压,这就是体检的重要性所在了。如果是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的早晚都要测一下血压。3.科学运动步行可以有效降胆固醇,降血压,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只要坚持步行1年以上,能有效延缓早期动脉硬化的进展。但是步行也要考虑到身体情况,一般要控制在一万步以内,根据身体情况减少步数,也是必要的,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或是有肥胖或疾病的人群。过多的走步,可能不是一件好事。4.科学饮食饮食要三低: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两少:少吃糖和主食,两多:多吃粗粮,多吃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
可以引用一些茶(绿茶内含有氨基酸物质,酚类衍生物,以及维生素,可以使身体更加轻盈,达到降脂减肥功效。茶类也可以降低血脂,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白桦茸茶(白桦茸用于生物体内的刺激增强免疫力,改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循环,神经纤维的传导性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清洁体内的毒素和毒素,降低胆固醇的水平;改善血管压力,并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详细来说就是:①少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②适当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鸭、鱼类、蛋类(少吃蛋黄)、豆制品;③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④多吃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⑤多吃豆制品、乳类、蛋类;⑥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⑦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5.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证睡眠、杜绝熬夜,保持心情愉悦,对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6.积极控制已患慢性病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尽可能让各项指标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END-版权及声明:本文包含的信息仅用于信息和教育目的任何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具体请咨询医师所有内容?家有顽子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文字、图片及视频如需转载,请后台了解“转载”规则图片、资料参考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