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天”+“2套房”+“万”=死亡,就是文中这位老人的住院经历。
没错,这个吃钱又吞命的病就是——脑溢血!
脑科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但是,这种悲剧完全可以预防!
10个信号要警惕专家提醒,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下面这10个信号,一定要记住!如果出现,一定要及时在家人的陪伴下就医!
1、剧烈头痛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
2、眩晕难受眩晕程度有不同,大致为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3、一侧麻木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是疾病前兆,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地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
10、白天嗜睡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这10个症状有3个就要小心了!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调理机会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如何防止“血洗”大脑!1、控制血压,提防隐形盐根据作息调控好血压,能把脑溢血的风险降低30%左右。
人体血压有两个高峰。第一个血压高峰是在上午10点左右,另外一个高峰在下午4点左右。
下午高血压的高峰更容易造成脑溢血。所以中午吃完饭小憩15~30分钟,可以降低脑溢血发生的风险。
饮食中,如味精、番茄酱、耗油、酱油、甜面酱、甜品、冰淇淋、香肠、熏肉、方便面等都含有大量的钠,高血压患者还是及时避开为好。
2、50岁后避免这些危险行为下面这些危险行为,最易诱发脑血管病,年龄超过50岁的人千万要注意!
·猛然回头
·仰卧起坐。
·弯腰够地面
·爬楼梯或爬山
·倒着走路
·站着穿裤子
·猛起床
·排便太用力
·情绪激烈(特别是打麻将)
·过早晨练
·过度饱餐
3、不乱服药、定期体检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吃一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叮嘱,不乱吃药物;
除了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还有一种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大脑内的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出血。
研究表明,35~70岁有3.5%~7%的人有这样的风险,不管是怎样,都建议定期做检查,避免严重的情况发生。
4、艾灸养生防范未然艾灸重点在于补充元阳,一般这类人肝火比较旺盛,艾灸补泄,帮助血液畅通;
主穴:命门、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
配穴:气海、血海
出现信号的时候就要引起重视,避免大的损失,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