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SES即是这样一类简单易行的评分系统,它是基于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8,患者,29,人年随访)建立,来估计动脉瘤初次诊断后5年的破裂风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PHASES评分是否都能被归类为破裂高风险。
——选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关于动脉瘤自然史的研究,如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国际研究(ISUIA)和日本未破裂脑动脉瘤研究(UCAS),显示小型动脉瘤的破裂率极低。但回顾性研究却显示小型动脉瘤导致的SAH很常见,甚至在近来的报道中有所增加。这说明小型动脉瘤同样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根据患者或动脉瘤的特征来评估小型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的高低,从而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治疗。PHASES即是这样一类简单易行的评分系统,它是基于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8,患者,29,人年随访)建立,来估计动脉瘤初次诊断后5年的破裂风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PHASES评分是否都能被归类为破裂高风险。材料和方法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1月医院接受神经外科外科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病例,同时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患者数据,如年龄、性别、SAH病史以及动脉瘤尺寸和位置等信息,并对所有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或CTA进行了动脉瘤最大径的测量和PHASES评分的计算。研究结果共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纳入研究,大多数为女性(71%,/)和北美(/)。少数患者为日本人(2/)。有4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就诊时平均年龄55±14岁。大多数患者年龄小于70岁(83%,/)。少数患者年龄小于40岁(12%,77/)或大于70岁(17%,/)。极少数患者有既往SAH病史(7/)(表1)。动脉瘤部位以前交通动脉最多(2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0%,/)、大脑中动脉(18%,/)、后循环(16%,99/)、颈内动脉(11%,70/)、大脑前动脉(6%,36/)。动脉瘤的中位尺寸为5.3mm(3.5-7)。75%的动脉瘤小于7.0mm(/)(表1)。表1.患者基本情况和动脉瘤特征动脉瘤大小与年龄(40、和70岁)、性别、就诊时的HuntHess分级、高血压和动脉瘤多重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后循环动脉瘤明显大于前循环动脉瘤。与出院回家或自我护理的患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的动脉瘤更大。PHASES评分中位数为5,对应的5年破裂风险为1.3%。总体分布如图1所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大多为低PHASES评分的小动脉瘤。例患者总的评分为3,,主要评分项目如下:动脉瘤位置2,(65%)、动脉瘤尺寸(22%)、高血压(9%)和患者年龄分(3%)。图1.PHASES评分分布图研究结论研究者认为PHASES评分无法识别出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风险的患者,不适合用于未破裂动脉瘤的风险评估,对动脉瘤破裂风险应进行更细微的评估。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陈成伟主治医师
医院
审校
周宇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血流导向装置内植入支架能够提高动脉瘤闭塞率
WEB装置治疗后血管造影动脉瘤闭塞的预测因素
动脉瘤体积对弹簧圈栓塞后稳定性的影响:例回顾性研究
版权声明
神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