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静脉血管变异较大,有以下几类:
1
静脉窦未发育或发育不全
常见于上矢状窦和横窦。上矢状窦前1/3未发育和发育不全是常见的变异,表现为上矢状窦前部缺如,由几条表浅皮质引流静脉在靠近冠状缝处汇合成上矢状窦。
右侧横窦通常比左侧粗大,右侧优势横窦占63.3%,非优势侧横窦MRV流动间隔伪影易误诊为血栓,左侧横窦存在闭锁或严重发育不良,横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经常合并同侧乙状窦及颈静脉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提示静脉窦病理性血栓而非静脉窦未发育或发育不全的线索:
1)静脉窦血栓常有相关脑实质病理异常改变,如脑梗死、水肿及出血等;
2)静脉窦血栓常伴有扩张的侧支血管开放或再通;
3)T1WI上可见静脉窦内高信号,T2WI上流空信号消失,提示静脉窦血栓可能。
2
乙状窦憩室
乙状窦走行于乙状窦沟内,在颈静脉孔区移行为颈内静脉,与颞骨乳突毗邻,当乳突局部骨质缺损,可发生乙状窦憩室,致临床搏动性耳鸣。
MRV表现为乙状窦局部呈囊状、棘样、指状向外膨隆,边缘光整。
3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称为蛛网膜颗粒,常位于表浅静脉汇入静脉窦处,直窦、上矢状窦及横窦的外侧多见,以横窦外份的下吻合静脉(Labbe静脉)与小脑幕外侧窦汇合处最常见。
蛛网膜颗粒的密度和信号与脑脊液类似,MRV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推压、扭曲或致静脉窦管腔变窄,可以合并静脉窦的分隔或重复。
4
永存枕窦
为胎儿期未退化的遗留静脉窦,较为少见。指除横窦、乙状窦外,直接连接窦汇区与乙状窦末端或颈内静脉起始部的静脉窦,为后颅窝颅内静脉回流的重要代偿通道。
MRV表现为直接连接窦汇区(包括直窦下端、横窦近端、上矢状窦后端)和乙状窦远端或颈内静脉起始部的高信号血管,通常较粗大。
5
永存镰状窦
为大脑大静脉与上矢状窦后部之间的硬脑膜静脉通道。出生后镰状窦即关闭,如果持续存在,称为永存镰状窦或胚胎性直窦。
若管腔细小,MRV可以在不行增强扫描的情况下较好地显示永存镰状窦。
6
常见变异病例
病例01:女性,65岁,主诉头痛3月,诊断左侧横窦未发育(图6)。
图6.头颅MRV示:A.MRA原始图显示左侧横窦未见显影;B.俯视位MIP图示左侧横窦血流信号消失(红色箭头);C.后前位MIP图示左侧横窦血流信号消失,左侧颈内静脉管腔细小。横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经常合并同侧乙状窦及颈静脉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病例02:男,40岁,因头痛急诊就诊,CT提示左侧横窦充盈缺损,怀疑静脉窦血栓,建议MRI检查。
图7.头颅MRV示:A.矢状位T2WI示左侧横窦可见类圆形局限性充盈缺损,余脑实质未见异常;B.冠状位T2FLAIR示左侧横窦可见类圆形局限性充盈缺损;C和D.分别为轴位和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可见充盈缺损区未见强化;E和F.MRV的MIP图可见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蓝箭)。由于脑实质未见异常改变,提示为蛛网膜颗粒。
注意事项:
MRV如果发现左右横窦不对称纤细,需要排除静脉窦血栓;
此外,静脉窦血栓需要和静脉窦发育不全或未发育进行鉴别,其中静脉窦发育不全以一侧横窦发育不良最为常见;
横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经常合并同侧乙状窦及颈静脉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以上为个人经验总结,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本文作者:李锐,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目前医院/医院医学影像科
策划
时间胶囊
投稿
zhangjing3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
文图来源|作者提供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1.ZongC,etal.DuralVenousSinuses:WhatWeNeedtoKnow.CurrMedImaging.;16(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