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温岭市、台州市及浙江省的消防部门迅速调集了53辆消防车、多名消防员和5条搜救犬火速驰援佛陇。我市同时调集了20辆救护车、组织了8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安、供电等社会联勤力量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伤者分别医院、医院、医院等5家医院救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集中专家力量全力抢救伤员。当晚,市领导带领相关工医院看望伤员,了解他们的病情,“医药费你不用担心,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医治你的。你尽管好好养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塌陷现场。)
废墟面前,他们徒手拯救生命
16:00“轰隆”一声,厂房塌了 连日来阴雨绵绵,7月4日16时,佛陇村一位60多岁的阿婆早早就在家里洗好米准备做晚饭。忽然,“轰隆”一声,伴随着巨响声,地面震动了起来,她立刻跑出门,恰好看到捷宇鞋材厂房处腾起厚厚的灰尘。此时,捷宇鞋材厂房的西南侧,五层、四层楼板整体垮塌,直直地压在了三楼楼板上。
16:08全省消防驰援大溪 接到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后,市消防大队立即调派温岭中队、城东中队8车30人,以及大溪、泽国等7支专职队17车52人赶赴现场救援,并向台州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请求增援。 台州市消防指挥中心也迅速调集椒江、黄岩、路桥、特勤、玉环、临海、天台、仙居、三门等9个公安消防中队的11辆消防车名官兵,以及公安、医疗救护、供电等社会联勤力量开展增援。 随后,浙江消防总队又先后调派温州消防支队6车36人、宁波消防支队7车40人、浙江消防总队搜救犬基地6人5犬,从各个方向赶赴佛陇增援。16:25废墟三层高,救援困难重重 16时25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温岭消防大队官兵立即组织开展救人排险工作。 经过现场侦察和分析,消防官兵们发现这次事故不同于一般事故,这让身经百战的战士们也感觉困难重重—— 捷宇鞋材厂房由4栋建筑组成一个“回字形”,且与周边厂房紧紧相邻。 西南角厂房两层楼板发生坍塌后,其它建筑均受到了影响,安全性能降低,在震动或其他作用力影响下,随时都有再次倒塌的危险。 西面厂房墙体出现多处裂缝,东南角坍塌处空心楼板摇摇欲坠,对参加抢险救援的官兵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坍塌的墙体覆盖了三楼以下的建筑,消防官兵在救援时,只能在坍塌的三楼顶进行救援,作业面十分有限,也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只能靠救援队员手抬肩扛,但脚下又可能有人员被埋,救援工作困难重重。16:31两名被埋者首先获救 “很痛!快救救我!” 市消防大队中队指挥员金礼斌带领抢险队员到达现场后,立刻就发现有两名中年男子在坍塌的空心板下面呼救。 于是,金礼斌和身边的李林森、王敬贤、刘雨、陆迪等几名战士一起抬起空心板。 齐心协力无果后,金礼斌立刻下令让车上的其余战士将液压破拆工具抬到现场。1分钟不到,大伙儿就救出了第一名被埋者。 而在离第一名被埋者不到0.5米处,另一名中年男子的双脚被严严实实地压住了。为防止造成二次伤害,消防官兵们徒手将水泥块搬开,成功救出了第二名被埋者。 仅仅6分钟时间,两名被埋人员获救。17:15半小时救援,终于看到了女子的脸部 在两层楼板的叠压下,判断废墟内被埋人员的具体情况,准确定位打凿,难度之大无法想象。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仔细地搜寻着生命的迹象。侦检、破拆、救生等装备,在竭尽全力打通生命的通道。 16时35分,金礼斌带领战士马贺伟、王敬贤、陈瑶以及特勤中队的周乐飞在废墟中排查时,听到一名女子在呼救。女子被埋位置较深,只有颈部露出。金礼斌俯下身与女子对话,一边安慰她不要害怕,一边通过观察发现女子头部上方还有一定的空间,于是科学果断地下令身边的战士对水泥板进行打凿。 经过半个小时的救援,大家终于看到了女子的头部和脸部。随后,二车班长马贺伟先用双轮异向切割机对覆盖在女子身上的流水线外壳进行简单切割,然后再用液压剪进行剪切,同时金礼斌与特勤中队的周乐飞一起徒手挖掘,慢慢地将女子往外拉。10分钟后,终于成功将女子救出。 17时15分,守护在旁的医护人员用担架迅速将女子抬离现场,医院救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桥消防中队攻坚组、玉环消防中队攻坚组、天台消防中队攻坚组、台州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等先后救出数名被埋人员。此时,雨一直没有停。20:25废墟下,有人在喊“我要喝水” 金礼斌一直在厂房坍塌的中心区域搜救。20时03分,他隐隐约约听到脚底下的废墟里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于是趴下身子朝废墟里喊话,确定了下面有人员被埋。 凭借多年的抢险救援经验,金礼斌当即选定一块区域,让专门操作凿岩机的人员对水泥板进行打凿,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发现底下有一名男青年被碎石块盖住。 此时,男青年直喊“我要喝水”,金礼斌马上找来一瓶矿泉水,递进洞里,先让男子解渴,并不断鼓励、安慰他。 由于洞口太小,不足以将被困人员救出,只能继续打凿。为了防止碎石掉落到男子身上,金礼斌找来布料覆盖在男子身上。 经过10分钟的奋力营救,20时35分,又有一名生还者被成功救出。 ……(记者庞辉斌通讯员单祖灵江永兵)
(搜救人员不放过任何角落,钻入废墟下探测。)
(坍塌后路难走,救援人员接力将伤员运出事故现场。)
危难面前,他们积极自救互救
廖昌会
忍着泪,去救能救的人
廖昌会是厂里的搬运工,7月4日16点左右,他正在鞋厂的四楼干活。突然,一声巨响,他抬头就看见头顶的砖石纷纷往下掉。“大家快跑啊!”扔下手里的活,他赶紧招呼四楼的工友。
他没有马上就跑,因为鞋厂里还有他的7位家人。他只能尽最大力量朝厂房里呼唤他们,“根本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能救人的时间很短,只能忍着泪,回过头去救能救的人。”
帮大部分工友脱险后,他又回过头来呼叫,“还有谁在?快应一声!”一片混乱中,配胶工肖玖梅听到了廖昌会的喊声,使尽力气回应了一声。
拉过肖玖梅,廖昌会往她背上一推,“快跑!”
肖玖梅
三人小组救了不少工友
还没等肖玖梅回过神来,她的手臂就被厂里的副总刘圣华牢牢抓住,刘圣华拉着她拼命往前跑,“后面的砖石纷纷掉在身后,一个不小心,顶上的砖石突然砸到身上,很疼很疼,砸得我一点知觉也没了。”
刚从四楼跑到一楼,房子整个塌陷下来,将工友埋在了底下。黑暗中,有一个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的小口子透进一些亮光。
“就从这里爬出去。”廖昌会也被埋在了肖玖梅身旁,看到肖玖梅,廖昌会赶紧冲她喊,可肖玖梅被砖石砸到,没了力气,完全使不上劲。
廖昌会又赶紧将她让到口子旁边,“你趴在口子上,我一点点推你上去。”
肖玖梅趴到了口子上,但口子太小,廖昌会一个人根本没法推动她,“厂长和刘圣华就在旁边,他们过来一起帮忙,才将她推了出去。”
将肖玖梅推出去后,他们三人又陆续将附近的几人一个个推了出去,“也不知道推出去了几个人,等推完了,才感觉到自己的鼻梁和腰部非常疼,也许是在跑的过程中被砖石砸到了。”廖昌会说。
查瑞玲
顾不上穿鞋往外爬
44岁的查瑞玲来自河南平顶山市郏县。最近,腾辉鞋厂有一批要紧的业务,这批鞋子要穿鞋带,她是7月1日开始从原先踏鞋帮的岗位转到生产线上穿鞋带岗位的。
“鞋子堆了好大一堆,正当我们认真地工作着的时候,上面楼板突然压下来,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眼前黑黑一片,流水线设备压在腿上,后边的鞋架也倒在身上。”
为图方便,她们工作时都没有穿鞋,但逃命要紧,她们几个工友就一个一个地往外面爬,并成功地跑出来了。
田锦福
从四楼掉到三楼,看见缝隙往外爬
田锦福是一名19岁的男孩子,贵州毕节人,他告诉记者,现在肩膀和关节有点痛,CT片拍过,结果还不清楚。
他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房子晃了一下后,大概就几秒钟时间,我和另一人跑了一两步,因为脚下的地板也塌了,就从四楼掉到三楼。掉下去后什么都看不见了,底下全部是水,好在没被压住,看到有一个挺大的缝隙,可以爬出去。
(找到一名伤员,搜救人员立刻开始破拆抢救。)
(搜救人员齐心协力将空心板抬掉,方便进一步救援。)
责任面前,他们一心为了病患
持续抢救17小时,医生累晕在监护室市一院共收治了14位伤者,3人伤势较重,但是没有生命危险,其他11人伤势较轻。为了抢救病人,7月4日晚,医院要求在家医院抢救病人,对于受伤者,要求护士一对一照顾。
市一院ICU主任助理王妙淑上个月刚做了妇科手术,本在休养期间。接到通知后,7月4日18时左右,医院急诊室。医院部署,被安排在ICU病房待命抢救病人。
医院后,根据病情轻重情况送往骨科病区、ICU等处,最严重的一个双下肢严重挤压伤的病人被送到ICU。当时,这位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血压一段时间还测不到,病人情况危急。王妙淑站在病人边上,时时监护其病情变化,一边向专家组汇报,根据会诊结果调整抢救方案。为了病人,她顾不得自己,滴水未进。
到第二天11时,病人情况有所好转。这时,王妙淑已连续奋战17个小时,再加上术后身体虚弱,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监护室里。正在旁边的护士长李叶戌子赶紧扶住她,把她拖到医生办公室休息,过了一会她才恢复过来。“其实,像护士长李叶戌子等同事也一样,她们也一直在病房里忙着抢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王妙淑说。
直到确认没有新伤员,医生才长吁一口气昨天下午4点多,天空中依然飘着蒙蒙细雨,毛卫华眉头紧锁,在大溪镇医院住院大楼的楼道间不停穿梭。从7月4日16点16分接到求救电话起,他几乎不眠不休工作了20多个小时。
毛卫华是医院的常务副院长,7月4日正逢周末,他正在椒江的家中。16点17分,他接到院里急诊科的电话,“紧急情况,佛陇出了事故,请立即赶回岗位。”和他一同接到电话的,还有40多位在家休息的医护人员,仅仅半个小时过后,所有医护人员就已全部就位。
“医院里的3辆救护车全部去事故现场。”医院的过程中,毛卫华仍在通过电话遥控指挥。
很快,医院就组织了医疗救治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对每位接诊的伤员进行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入院治疗观察。
从7月4日上午开始,医院脑外科主任赵大力基本保持着满负荷的工作状态。
从周六上午开始,他已经上了一天的班。16点16分,医院接到求救电话,他又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她算是送来的伤员中伤情最重的一个了。”赵大力口中的她,名叫董吉群,今年才20岁,是事发鞋厂的员工。事故发生时,她被落下的砖块砸到了头部。赵大力说,接诊后,董吉群一直在说头痛,拍了CT后,确诊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得不轻。
经过紧急处理,董吉群的伤情好了许多,但赵大力不放心,到了晚上11点多,他又找到小董,给她做了个CT复查,直至CT检查结果出来,“颅内出血没有增加,人也清醒了,已经确认没有生命危险。”赵大力才稍微宽心一些。
昨天上午7点,赵大力又去看了一下小董,查看了最新情况后,确认小董的伤情正在好转,才终于放下心来。
“医院里,基本上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工作,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是想尽早医治好这些伤员。”毛卫华说,截至7月5日16点30分,医院已接诊17位伤员。
医院常务副院长毛卫华自己也是医疗专家,和其他专家组成员一起,逐一检查、查看了17位入院治疗的伤员,又着手安排后续的治疗事宜。
一直到忙完所有事情,他才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抬手看了一下手表,已是凌晨1点多钟。此时,窗外的雨还在飘着,毛卫华又打了个电话,“医院。”直到急诊科那边确认再没有新伤员后,他才长吁了一口气,在身上盖了件衣服,打了会儿瞌睡。
然而没过多久,一通电话又响了起来,毛卫华接完电话,看了一下手表,指针显示凌晨2点多一些,“算了,不睡了。”毛卫华收起盖在身上的衣物,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家会诊7月4日17点05分,医院院长助理季灵正正准备去接孩子,电话铃声响起。
5分钟后,医院。
与此同时,17点15分之内,很多周末在家休息的医院。
“我们立即成立了以院长陈福春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展抢救工作。”季灵正说,急诊、骨科、外科等科室的14名工作人员组成救援组,带上救援药品、医疗器械分乘4辆救护车。60余名骨干人员组成院内医疗救助组和后备增援组在院等候。
17点20分,第一辆救护车出发赶往救援现场。
20点18分,今年42岁的贵州遵义人医院,他说胸腹部、腿部疼痛。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开展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经CT检查,发现老杨肋骨骨折、右外踝骨折。医院内外科、骨科专家会诊后,他被送往骨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厂房门外,医疗队冒雨等候被救出的伤员。)
(救援人员迅速将被救出的人员抬出事故现场,医院急救。)
伤痛面前,他们勇敢面对现实
有情有义的老乡们从温州福建来看老杨7月5日16点半,医院骨科病房,老杨正躺在病床上休息,他的右脚绑着石膏。
一个医生、两个护士组成一个医疗单元 老杨的妻子和他在同一个厂里打工。“医院,他就一直打听妻子的情况。第二天我们才得知他妻子已不幸遇难了,没敢告诉他。”护士长说。
7月5日下午,老杨的病床边围着七八个人,都是他的老乡。
前一天晚上6点得知老杨的消息,韩先生和其他3个伙伴就从温州苍南包车赶过来了。7月5日一大早,还有老乡从福建赶来看老杨。
老杨最终还是从老乡们的口中得知妻子已经遇难,他沉默了一会。“原来也有了心理准备。”老乡和护士长还有隔壁床的病友都不停地安慰他。
老杨跟遵义老家的亲戚通了电话,但没敢把这个悲伤的消息告诉两个儿子。
六位家人都打听到了只有弟弟还没有消息虽然疼痛难忍,可廖昌会还是咬紧牙关慢慢爬出来,靠着施救人员的帮助,终于获救。“厂长和刘圣华也脱险了。”躺在医院五楼的病床上,廖昌会长叹了一口气,“鼻梁被砸出一大片伤口,腰部疼得根本动不了,还好大家都救出来了。”
距离他不远处的病床上,肖玖梅正在打听丈夫的下落。发生事故之前,她和丈夫中间只隔着一个烤箱,她抬头便能看到正埋头工作的丈夫。好在没过多久,好消息就传来,她的丈夫正在市一院接受治疗,并无生命危险。
肖玖梅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但廖昌会却没能放下心来。医院后,经过打听,他终于得知了六位家人的下落,“唯一没有消息的,是我的弟弟廖昌爱。”廖昌会陷入了沉默。
通了电话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在市一院住院部骨三病区一个病房内,伤势最严重的是中间床的李万杰,身上骨折。他今年才17岁,是湖北宜昌市人,他们一家有七八个亲戚在温岭。李万杰的表哥说,“李万杰一家都在温岭,他妈妈方卯秀也在这家厂里,不幸遇难了。”
“现在胸闷、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好点了没有?”王照辉医生过来询问李万杰的情况,告诉李万杰的姨夫周连峰等人,像李万杰这样的情况,现在不能打镇痛针,因为一打,会掩盖身体的另一些症状。“你们不要焦急,我们会全力以赴抢救的。”考虑到他有挤压综合症,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医生打算送李万杰重新做一个腹部CT等检查,然后直接转到ICU去治疗。
同一病房的陈左权是云南曲靖市人,下肢骨折。因为疼痛,饭都不想吃。在此次事故中,他妻子也受伤了,收治在医院,他19岁的妹妹在此次事故中遇难。
小李是当天晚上8点48分被送到医院的,正在ICU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目前身体还无法动弹,总体状况比较稳定。她的丈夫在市一院接受治疗,昨天下午夫妻俩通了电话,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作者:记者潘国志颜婷婷黄晓慧江盈盈/文朱海伟/图
编辑:陈涵婷
来源:温岭日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温岭“7·4”房屋坍塌事故最新情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