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已成为人类死亡、残障的主要病因之一,颅脑创伤是最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重症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uyry,TBI)病死率可达30%~81%[1]。躁动是TBI患者常见症状,表现为易激惹状态、极度焦虑状态,影响治疗,增加其痛苦,增加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疼痛是躁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2],加强对TBI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管理非常必要。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TBI患者72例,部分患者给予程序化加强镇痛镇静管理,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以年1月—年8月我院收治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3分。②损伤部位、范围、性质得到确定。③伤前无吸毒、酗酒等病史。④住院时间72h。⑤镇静躁动评分(SAS)5分。共纳入患者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年龄(39.4±5.0)岁。脑挫裂伤27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形成21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其他6例,多发伤28例。颅脑手术24例,联合其他部位手术6例,非手术48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CT表现、损伤性质、住院时间、镇静躁动评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遵医嘱给予镇静镇定药物,落实病情监护等护理。
观察组①进入监护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记录,分析躁动原因。②开展治疗监护:a)协助医师明确诊断、治疗,协助控制或除去可逆的躁动原因,如呼吸道不畅、血容量不足、尿潴留、便秘等,维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术后管理。b)对于意识尚可者,给予床边言语安慰,可适当应用抚触,遵医嘱给予右美托咪定,动态评价患者躁动、镇静水平,调整剂量。每隔1h对意识障碍较轻者,进行唤醒,若意识障碍较重,评估神经系统病情,每日上午09:00~10:00点唤醒,停用右美托咪定,并评价患者意识状态,若无明显躁动,继续镇静。③康复护理:当患者病情平稳并持续好转时,开展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疼痛认知水平,了解疼痛特征、控制方法,使患者掌握基本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3
讨论TBI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护士主要通过加强监管、遵医嘱用药控制躁动与疼痛,效果并不理想;为控制躁动,往往过度用药,导致不易唤醒,埋下用药风险[3]。TBI躁动原因大致可分为颅内因素以及颅外因素,颅内因素包括原发、继发性脑损伤以及所致的精神症状,颅外因素主要包括缺氧、呼吸与循环障碍、低血容量、管路引起的隐匿性疼痛、体位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多数原因是可逆的。此外不同阶段患者躁动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加强程序化护理干预[4]。对于急性期、意识障碍者,病理性原因是引起的躁动的主要因素,故除加强监护外,还应积极分析、寻找躁动的原因,配合医师纠正可逆因素,如积极采用体位管理等方法预防颅内压升高、控制外界声光等不良刺激、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舒适管理等。在患者意识清醒后,心理因素成为躁动、疼痛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需加强心理干预,落实健康教育,做好陪护、心理支持,提高患者耐痛阈[5]。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控制躁动率、需保护性束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危害明显下降,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观察组苏醒前随机疼痛面部表情评分、住院前10d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躁动控制水平明显上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家属压力,对于后续治疗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可提高TBI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5(26):.
[2]阙清芳,戴泽平.术后疼痛治疗的管理现状和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40(2):-.
[3]单红兰,朱文峰,陆汉芹,等.骨科无痛病房管理中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41(4):-.
[4]林丽美,蒋云琴,汪惠芳,等.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7(28):-.
[5]陈维生.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与处理[J].中外医学研究,,9(22):-.
(本文仅供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无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人福ICU镇痛在线∣renfuicu长按,识别早期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