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情况,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01病因
颅内动脉瘤,占50-85%;脑血管畸形;其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颅内肿瘤、垂体卒中、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和抗凝治疗并发症等,此外,约10%出血原因不明。
02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头痛:动脉瘤性SAH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多伴意识障碍、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最常见),Kernig征、Brudzinski征可见,常发病后数小时出现。
?眼部症状:20%患者眼底可见玻璃体片状出血,视乳头水肿。
?精神症状: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
2、常见并发症。
?再出血: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再次出血20%动脉瘤破裂患者病后10~14天可发生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一倍。
?脑血管痉挛:30~70%患者会从出现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可引起迟发性脑缺血,继发脑梗死。
?脑积水:约15-20%SAH患者会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轻者表现为嗜睡、精神运动迟缓和记忆损害,严重者可造成颅内高压,甚至脑疝。
?其他:5%~10%患者可发生癫痫发作,不少患者发生低钠血症。
03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有无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04治疗
1、一般处理。
?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降低高颅内压: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甘油氯化钠等也可酌情选用白蛋白。当伴有较大的脑内血肿(大于50ml)时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优先考虑开颅手术。
?避免用力及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进行镇静、镇痛、止咳等对症处理。
2、预防再出血。
?绝对卧床4-6周。
?控制血压:防治血压过高导致再出血,同时注意维持脑灌注压。一般应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以下,可选药物尼卡地平、拉贝洛尔、艾司洛尔,若患者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最好不要选用硝普钠(硝普钠有升高颅内压的不良反应,长时间使用可能引起中毒。)
3、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有心梗、肺栓塞病史、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建议适时停药。)。
4、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治疗是预防SAH再出血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5、脑血管痉挛防治。多项研究证实尼莫地平能降低神经功能障碍,应用遵循早期、全程、足量、安全原则,临床实验证实静脉应用尼莫地平与口服效果无差异。
6、脑积水处理。SAH急性期合并症状性脑积水瑛进行脑脊液分流术治疗。
7、癫痫防治。可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但不推荐长期使用,对于伴有明显痫性发作的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05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酗酒、吸毒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编写委员.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13(7):-.
2、神经病学第七版.
End
修改:马楚雄
编辑:黄伟斌
初审:江广武
终审:许韩波
“药”健康,"药"安全
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