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相当于中医的中风,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狭窄,当粥样斑块破溃时,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还有一些患者脑血管没有完全堵塞,只是暂时性缺血,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可在数秒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或小中风,简称TIA。
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的比例为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70﹪~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
高血压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处,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动脉血栓脱落可造成脑动脉栓塞,这些情况可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
另外,在高血压长期作用下,脑小动脉持久收缩,会导致血管壁变硬变脆,受到高压血流的长期冲击,管壁扩张变薄,特别是在分叉处易破裂,导致脑出血。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脑卒中的危险将下降32%,各国的实践也证实高血压的人群干预是有效的。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欧等国都成功地开展了高血压人群干预,美国1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48%。而我国7城市的干预成果是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50%,死亡率下降了4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遗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超重或肥胖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吸烟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饮酒 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缺乏锻炼
那些锻炼最少、体质最差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最高,即便考虑了吸烟、年龄、种族、性别、胆固醇水平和饮食情况等影响因素,年轻时缺乏锻炼与日后易患高血压都存在一定关联,年轻时加强锻炼可将未来患高血压的风险减少34%,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而坚持适量运动有助于将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因此人们最好在年轻时就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会对健康产生诸多危害,促进血压升高就是危害之一。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饮酒会使收缩压上升4?8mmHg,舒张压也有上升;如果少量饮酒,会使血压几乎处于正常状态;每天乙醇摄入量达到46g,血压升高的危险会增加35%,超过46g,则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会增加73%。高血压病患者应该限制饮酒,其饮酒量每日必须限制在50ml以内,并绝对禁止酗酒。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尼古丁是致病的主要元凶,而且目前很多研究都已表明,吸烟和高血压病是密切相关的,吸烟会使患者的血压一直处于升高状态且居高不下。还有一点需要提醒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吸烟会降低降压药的作用,使抗高血压治疗不易获得满意疗效,甚至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戒烟,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BMI≥25为超重,BMI≥27为肥胖。
下表为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身高(厘米)
超重(公斤)
肥胖(公斤)
54
63
57.7
67.3
61.4
71.7
65.3
76.2
69.4
80.9
73.5
85.8
77.8
90.7
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适宜的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是通向全面心身健康的桥梁。竞争性或使用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会使血压升高,而轻、中度以锻炼耐力为目标的有氧代谢运动不但不会升血压,反而有利于血压下降。这些运动首推快步走路,也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跳绳、爬山等。
适宜运动量
坚持三、五、七。三指3公里,30分钟以上,一次走完最好,两三次走完也可以;五指每周运动五次左右,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最为理想;七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年龄)次/分。比如,65岁运动时的心率=-65=次/分。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用10分钟放松。运动刚结束时计数的脉率(等于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慢10%。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秒内的脉搏跳动数乘以4为每分钟的脉率或心率,加上该数的10%即为运动中的心率。例如,运动结束即刻15秒内脉率为30,30×4=,+×10%=+12=次/分。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中老年人最好选择步行、太极拳等。运动针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太极拳、门球、气功等。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
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气温过低或大雾天气改在室内锻炼。寒冷刺激本身可诱发血管痉挛,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
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选择安全场所
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不要空腹运动
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时间
早晨是脑卒中的高发时间,建议运动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4:00~5:00。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