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克星
——医院放射介入科教授张晓龙博士
医院神经介入病房新来了一位患者,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年来的就诊经历让她已经近乎绝望了,医院等候着世界一流的医生,她似乎盼到了生命庇护神,痛楚的脸庞露出了一丝久违的微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眼前这位中年女子,几月前,她突然感到头颅的右半部莫明的疼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愈加剧烈,以至于半边脑袋痛起来,犹如许多钢针在刺扎,右眼皮已被压迫得无力睁开,林林总总的止痛药在这里都失去了效用。疼痛使她坐卧不宁、寝食难安。一个工作、生活充满热情,精力十分旺盛的女人,被病魔缠得痛不欲生。那些日子,儿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个个望“片”兴叹,束手无策。几经辗转有神经外科专家建议她去医院找张晓龙教授试试。
怀着一线希望,她在儿子的搀扶下,医院放射介入科张晓龙教授,住院几天后,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得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自医院介入诊治中心张晓龙教授采用经静脉弹簧圈根治术,成功治愈全国第一例这类疾病后至今,他独立主刀大型神经介入手术余例无一例死亡,目前全国独一无二。)经过8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张晓龙教授拖着铅一般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手术室。虽然他疲惫得站立不稳,却掩饰不住成功的喜悦。后来经过三次治疗,患者竟然完全康复,儿子找到张教授跪拜不起。
这仅仅是张教授诊治的众多脑血管疑难疾病中的一例。
母子二人坚持要与救命恩人合影留念
张教授从死神手里拽回来的危重症患者徐XX
昏迷两年多,家人几近绝望
的澳洲籍男子被张教授
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记者跟张教授谈起了脑血管疾病,张教授思路清晰,如数家珍。
脑中风需查原因
脑血管疾病发病俗称中风。中风分脑出血和脑缺血两种。脑出血发病急,多为突然头痛、呕吐,部分患者有意识不清。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很多,年轻患者多为血管畸形破裂;老年患者多为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脑缺血发病可以很急,也可以时好时坏,多为头晕、头昏、手脚麻木、活动不灵,年轻患者多为脑血管发育不良;老年患者多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
如果没有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应该怎么办?
医院看急诊神经科。急诊医生会给患者做头颅CT检查,初步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
如果是脑出血,还要看具体是哪种类型的出血(医学上又简单分为脑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较大时,可能需要开刀把血清除出来;如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有条件,一定要尽早查明原因,特别要排除一种叫“脑动脉瘤”的疾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大半以上有“脑动脉瘤”,而“脑动脉瘤”是脑内最危险的血管病,俗称脑子里的“炸弹”。“炸弹”一旦“爆炸”破裂,多数患者会突然死亡。
如果是脑缺血,也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相应处理。进一步的脑和脑血管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是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脑血栓引起的脑缺血是有抢救的希望的;如果是脑血管狭窄,目前也有较好的办法进行治疗。
脑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很多,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较为成熟的新方法之一。那什么是脑血管内介入治疗呢?
简单地说,就是在大腿根部的一根大血管内扎一根粗针,在荧光屏的监视下,通过这根针,把头发一样细的柔软的导管送到脑血管内,通过这根细细的、软软的管子,对有病的脑血管进行治疗而不需要开颅。
如开头谈到的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这种罕见的脑血管病,在诊断,特别是治疗以前,一定要由有经验的医生行脑DSA检查。而治疗方法几乎依赖血管内介入治疗,即在荧光屏监视下,先把细细的管子送到有病的脑血管内,通过这根神奇的细导管,将异常的血管用柔软的铂金弹簧圈堵住。
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出现以前,这种疾病很难被医生认识,更谈不上治疗。直到今天,也只有很专业的医生才能认识和治疗这种脑血管疾病。
什么是脑动脉瘤
前面谈到的脑子里的“炸弹”——脑动脉瘤,已经有了非常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由于脑动脉瘤对人类的巨大威胁,有必要介绍一下这种疾病。形象地说,脑动脉瘤就是脑内动脉血管的管壁鼓起一囊状小泡,随着动脉内血流的不断冲击,这个囊状小泡不断变大变薄,最后破裂,导致血管内的血液流到血管外的脑间隙内,造成大脑的破坏。在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出现以前,这种疾病只能通过开颅,找到动脉瘤,用夹子把囊状小泡夹闭。而且有些动脉瘤由于位置较深,无法通过这种开刀手术治疗。自从有了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绝大多数脑动脉瘤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像前面谈到的一样,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通过血管,在导管进入脑动脉瘤后,通过细细的导管,把弹簧圈填塞到脑动脉瘤囊内,让其不再破裂出血。
引起年轻人脑出血的另一种常见原因是脑动静脉畸形,一种先天发育不良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进入脑内异常血管的细小导管,注入类似水泥样的胶水,把这种异常血管闭塞,从而治愈或帮助治愈这种疾病。由于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无创伤性,使原本无法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可以治疗。
同样,脑血管内介入治疗除了可以治疗脑出血性血管疾病外,还可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引起脑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动脉的管腔狭窄。特别是老年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于表现为时好时坏的手脚无力或不会讲话,一会儿像正常人,一会儿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可以通过这根神奇的导管,将金属支架放在狭窄的血管处,使原来狭窄的血管被支架撑开。这样,大脑就不再缺血,因大脑缺血导致瘫痪的肢体也就得到恢复。特别对于那些没有脑组织严重坏死的患者,这种支架手术最有用,获益最大,使很可能瘫痪的患者避免瘫痪。
脑血管内介入是一门高精尖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一个脑血管内介入医生必须进行神经影像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病理学及神经康复医学的多学科的多年的正规培训。因此,国内正规开医院并不太多,专科的脑血管内介入医生更是凤毛麟角。
张晓龙博士的导师就是因成功救治在伦敦出车祸的凤凰卫视主播刘海若的凌峰教授。他秉承着导师凌峰的教诲:“医患之间是性命相托,医生不可能每个生命都托得住,但不管托不托得住,都得用心。”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始终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坚守着一个医生的爱与执着。
专家简介
张晓龙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学历。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其中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学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第一负责人1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文章47篇。参与编著学术著作5项。同时也是我科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同时在我国医学界最高机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卫生部医政司等组织中担任副主任委员、组长等职务。年至年期间,独立主刀大型神经介入手术余例,在我院首先开展的疑难杂症手术多达12种,其中9种手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包括复杂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包括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脊髓动静脉瘘和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Cobb`s综合症的血管内治疗,动静脉联合入路及压颈综合方法根治复杂性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年起连续12年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每年必须参加的会议并担任大会主持和专题讲座的会议主要有中放全国年会,中放介入年会,中国脑卒中大会,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南京国际脑血管病大会,NEIMS大会。研究生导师,指导博士生4名,培养硕士生6名。同时每年为复旦大学研究生进行专业授课,并带教各级临床医生。
同学聚会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
点击上面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