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寄语
近年来,我国神经介入治疗水平飞速发展,无论是介入技术还是国际影响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同时,国产自主研发的各类神经介入器具更是日新月异。上海心玮医疗是我国第一家聚焦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更普惠的国产介入器械,形成脑卒中介入器具完整解决方案。心玮医疗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四大“”系列产品包括CAPTOR取栓支架、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SUPSELEK微导管和FULLBLOCK封堵球囊导管,期待由“”组成的取栓套装将服务越来越多的病患。
“百家谈”作为心玮医疗的学术专栏,将聚焦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取栓介入治疗的病例分享。老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本专栏将以严谨学术态度分享“”系列的精彩应用,以百家之言分享使用体会,共同提高手术技艺。心之所向,精粹!
本期“百家谈”将带来EF远端通路导管(Extraflex)的精彩病例:医院周相臣主任团队带来的“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助力颅内动脉瘤栓塞”一例。
术者简介
杨军东
医院
神经介入科主治医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2年,神经介入工作4年,年于医院进修神经介入。
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植入、慢性脑血管病的闭塞开通等手术。
点评专家
周相臣
医院
神经介入科(神经内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青岛医学院。
烟台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卒中学会副秘书,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办会慢性脑缺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年,神经介入工作5年,精通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静脉溶栓、桥接取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慢性脑血管病的闭塞开通、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等治疗。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57岁,男性,
头痛恶心10余天入院。
简要病史
既往史:20余年前患SAH,曾保守治疗。
入院查体情况
T:36.5℃,P:60次/分,R:20次/分,Bp:/91mmHg。
颈稍有抵抗感,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头颅MR:
脑动脉CTA:左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12.8mm×11.5mm)。
治疗过程
诊断及治疗考虑左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12.8mm×11.5mm),患者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虽入院头颅CT未见明显出血,但不除外少量渗血可能。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控制血压、缓解脑血管痉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患者家属表示不愿接受开颅治疗,要求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经过充分术前评估,患者目前巨大颅内动脉瘤(瘤颈较宽)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准备充分,能耐受手术选择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
弹簧圈(维心及史赛克)
支架(ENTERPRISE2)
手术过程1超选颈内正位造影。
2术中使用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头端顺滑,顺利送至颈内动脉C4,增加支撑力。
3微导丝带微导管进入瘤体内。
4通过微导管填入第一个3D成篮圈(10mm×30cm),成篮良好。
5术中:在填入9mm×30cm、8mm×30cm、7mm×30cm、6mm×20cm、4mm×15cm、3mm×10cm、3mm×8cm、3mm×8cm弹簧圈后,通过微导丝到达大脑中动脉上干,留置支架微导管(准备释放支架辅助栓塞)。6释放ENTERPRISE2(4mm×23cm)支架后继续填入3mm×8cm、2mm×8cm弹簧圈。7填塞结束后造影示瘤体填塞致密,大脑中动脉各分支显影良好;患者术后5天正常出院,术后半年复查造影。
病例总结
1.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病因(85%),一旦破裂出血,病死率很高,容易发生再次破裂出血(24h内再出血发生率为4%~13.6%),发生再出血的患者中80%以上预后不良,并且再出血发生越早其预后越差,病死率极高。尽管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与瘤体大小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议,但多项研究表明(比如ISUIA-2研究等),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出血风险正相关。
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治疗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不但能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变血流冲击方向,而且能辅助弹簧圈达到致密栓塞,降低复发的几率。
3.术中应用了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具有柔滑的头端。能顺利到达血管远端,为微导丝、微导管的操作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0.英寸的内腔为双微导管提供了良好的通过性,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助力。
专家点评
周相臣
医院
神经介入科(神经内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该患者为症状性颅内较大动脉瘤。目前,关于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应积极治疗已达成共识。不论动脉瘤的大小,只要引起相关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都应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动脉瘤体积的迅速增大或少量渗血相关,提示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极大。因此,症状性颅内动脉瘤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且应尽快手术,以免延误时机,导致致命的广泛出血。本病例特点是应用了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提高了足够的支撑力,手术中Extraflex远端通路导管的通过性、顺应性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未来的临床应用值得期待。
往期回顾
名捕百家谈第一期
高连波主任团队: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取栓治疗一例
名捕百家谈第二期丨王浩主任团队: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支架保护瘤体发出分支的动脉瘤填塞一例
名捕百家谈第三期丨朱其义、韩红星主任团队:右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顺向开通大脑中动脉取栓治疗一例
名捕百家谈第四期丨吴寿兴主任团队:脑栓塞的取栓之路一例
名捕百家谈第五期丨朱其义、韩红星主任团队:大脑中动脉急性大核心栓塞——国产抽吸、虽远必“抽”、大有可为
名捕百家谈第六期丨张先龙:常常“雪中送炭”,亦能“锦上添花”——CAPTOR取栓支架在颈内动脉狭窄性串联闭塞中的应用
名捕百家谈第七期丨马国平主任团队:一例急性颈总动脉闭塞后再通病例分享
名捕百家谈第八期丨张先龙:绝渡逢舟,如虎添翼——CAPTOR取栓支架在颈内动脉假性闭塞中的应用
名捕百家谈第九期丨文永晟:醒后卒中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支架取栓一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