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81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高吗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

近年来,虽然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都有很大进步,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疾率也较高。

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预后)

(预后——根据经验预测的疾病发展情况,是根据循证医学的临床证据经验进行的预测)

约1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

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

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

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

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时间间隔。

死亡和并发症多发生在发病后2周内,6个月时的病死率在昏迷患者中是71%,在清醒患者中是11%。

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预后差;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比非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差。

2、易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年龄特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好发年龄在40~60岁,平均≥50岁。也可以发生在童年或老年。

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1.6,女性高于男性。其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相关。晚育及初次月经较晚的女性患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较低。

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病率为(1~27)/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风险增加。

中国人群SAH年发病率在各个地区也不一致,在南部、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