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脑健康
我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而每年的9月16日,则是中国的脑健康日。所有人都认可大脑对人体的重要性,但“脑健康”这个概念,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近一个月以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中以“脑血管疾病”占大多数,而5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占到了患者总数的1/3,这说明脑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如果不加以重视,大脑这台高精密运转的“机器”,随着使用年限的积累,就会出现“老化、故障”甚至彻底“报废”的危机。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缺乏的催化下,脑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在各个年龄段“懒动者,多盐者”中开始高发,特别是脑梗塞和脑出血引起的偏瘫、肢体麻木无力、肢体功能障碍、昏迷等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秋季来临,气候干燥,寒冷、早晚温差大,这样更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和您分享十大妙招,让我们一起呵护脑健康。
1、高血压患者,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避免过高或过低,应规律服药。
2、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3、多喝水。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4、注意室内外温差,室内以20-25度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引起皮肤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5、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可多摄入含钾,蛋白质的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6、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大便干燥时可食香蕉,蜂蜜水润肠,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7、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烟和酒都要戒。
8、气温下降时,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注意保暖,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脑出血的发生,适当锻炼同时避免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9、温度较低时,室内外如有结冰的地方,应绕过或穿防滑的鞋,减慢行走速度,防止摔倒,如不慎跌倒时可用双手保护头部,及时就医,防止发生急、慢性脑出血。
10、脑出血最易发生在血管壁较脆弱的右脑半球,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多用左侧肢体,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加强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可在早晚用左手转动健身球。
另外,医院提醒您:脑血管疾病还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头晕,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一旦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减少疾病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供稿:重症医学科
编辑:袁文君
审核:宾德力雅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