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康复脑卒中后的患者

脑卒中,俗称中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康复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是要根据脑梗死的部位、面积、产生的功能障碍来定。如果它引起的是言语障碍,要用有言语治疗室来做康复,通过一些手法和专业设备以及一些训练的方法来恢复患者的言语功能。如果出现偏瘫,走路不稳,还有麻木等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康复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不同的功能障碍有不同的康复方法,常规的康复科都有运动疗法,有作业疗法,有言语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主要是恢复言语和认知的,比如病人反应迟钝,言语缓慢,言语不利。这个作业治疗室主要帮助患者恢复上肢或者说手的功能的。而运动治疗室主要是治疗偏瘫,还有走路不稳等各种运动障碍,另外还可以通过理疗的方法也可以帮助病人恢复。

出血性脑卒中一般在病后3天-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识清醒,无进行性卒中表现,生命体征稳定了便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的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

顺序如下: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强调的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肌力训练。训练中应包含患侧恢复和健侧代偿。

⑴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机训练,上下肢活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⑵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先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

⑶站立和站立平衡训练:先做站立准备,然后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徒手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要达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⑷步行训练:步行是偏瘫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环。先做步行前准备活动→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间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训练中应强调,必须注意改善步态训练。

⑸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应按健腿先上,患腿先下的原则进行训练。

⑹复杂步态训练:如绕圈走,转换方向走,越过障碍走等。

⑺上肢及手的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大关节活动恢复较好,手精细动作恢复较慢,需要强化训练。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脑卒中,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太劳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积极配合专业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llxzwmy/5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