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化姓)患有糖尿病5年,长期规律服用降糖药物治疗,最近发现看东西有些模糊,医院检查眼睛,医生发现刘先生眼底发生病变,结合其糖尿病病史,并进行专科检查后,诊断其患有糖尿病肾病,在原来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上增添了肾病治疗。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呢?
糖尿病可以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其中以微血管病变最为特异严重,糖尿病肾病便源于此,糖尿病可致使肾脏的微血管病变,导致其滤过、重吸收功能受损。在现代医学,根据其对于肾脏的损害程度及发展,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如果被早发现便能被早治疗,从而降低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
糖尿病若患者出现以下4种表现,或是肾病来了,应及时检查,别拖成尿毒症:
1.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尿液中不会含有或仅含有微量的蛋白成分,若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可能发生了病变,而根据病变的程度,该指标也会对应的显示如1+、2+等。
若糖尿病患者发现尿液中存在些许泡沫,且很长时间不消失,医院查查肾功能。这是因为当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时,肾小球会出现血液的过多灌注、肾脏内压力增大从而发生高滤过,也就是说把更多的蛋白质滤进了尿液中了,同时,肾脏病变可表现为肾小球的体积增大,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增加,致使肾小球血流量和毛细血管的压力升高,也会导致蛋白尿的生成,表现为患者的尿液中出现泡沫,且经久不散。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浮肿,这是肾功能衰竭的进一步表现。
2.视物模糊
糖尿病对于微血管的损害比较常见,也是较严重的,若微血管病变了,首当其冲的便是眼球及肾脏的血管,因其分布范围较广且敏感。故而,从眼睛的病变,可以直接反映微血管病变,从而间接反映或预示肾脏受损。糖尿病患者的眼球病变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可根据眼底检查血管的改变,分为六期,故而,当患者发现视物模糊或者有朦胧感,不要以为是老花眼或者近视,医院咨询医生,完善相应检查,避免拖延治疗而造成肾病持续发展恶化,至尿毒症阶段。
3.尿路感染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都会嘱咐其别感冒着凉了,因为患者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体内多种代谢紊乱,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比较差的患者更易发生也更严重。而当患者出现尿痛、血尿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发生了尿路感染,严重的尿路感染可导致肾脏发生不可逆损伤,从而进展成为肾衰竭,此时,应及时查肾功能并积极控制感染,防止造成不可逆损伤。
4.血压升高
糖尿病患者的血中葡萄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且居高不降时,可使血液变得粘稠从而减慢血流的流动速度,身体也会随之进行调节,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流速度,心脏便要泵出更多的血液,如此一来,血液对于血管的压力会升高,心脏的负荷也会加重,长期以往,便会引发高血压。而患者又因体内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双重作用引发高血压。
血压长时间的升高同样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因其进入肾脏的血压增多,压力变大,从而导致肾脏高灌注、高滤过,从而引发肾脏衰竭。故而,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若血压长时间升高,应警惕并发高血压,需延缓病情,医院及时询问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严格监控血糖,定期复查的前提下,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