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出血型烟雾病自然病史研究
作者:刘兴炬,康帅,张东,王嵘,张岩,张谦,赵继宗;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外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发表在中国卒中杂志年11月第12卷第11期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长期自然病史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例成人(17岁)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40例行保守治疗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主要观察指标为新发脑出血和死亡事件。
结果:4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失访,34例累计随访.7年,平均随访(11.7±4.6)年,15例(44.1%)出现21次脑再出血,平均每年出血率5.3%。5例(33.3%)死于再出血,4例有严重后遗症[改良Rankin评分(modifidRankinScal,mRS)≥3]。年再出血率前5年为2.6%,10年后为7.9%。年龄大于35岁的患者再出血风险高于年龄低于35岁者[风险比(hazardratio,HR)2.8,95%可信区间(confidncintrval,CI)1.1~7.7,P=0.04]。患者性别、出血部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ractionangiography,DSA)分期、高血压、烟雾病家族史以及是否合并脑动脉瘤与再出血不相关。
结论: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再出血风险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年龄大于35岁患者再出血风险偏高。
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是烟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虽然国人缺血型烟雾病发病比例要高于出血型患者,但脑出血却是烟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研究报道烟雾病脑出血的死亡率为6.8%~28.6%[3-4]。降低再出血率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关键。目前对手术是否能降低患者再出血风险仍有争论,很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对出血型烟雾病自然病史尚不明确,导致对手术疗效评价存在偏倚。国内关于出血型烟雾病自然病史研究很少,其再出血率、再出血时间分布、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对40例保守治疗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进行长达10年以上跟踪随访研究,探讨其再出血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年1月-年12月首都医科医院收治的例成人(年龄17岁)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烟雾病诊断标准依据年日本制定的烟雾病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的脑出血均经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寻常性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