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最近半个月以来,经常出现头晕、发热的情况,同时并伴有颈部酸痛;开始本以为是因为感冒引起不适,一直服用感冒药物当做缓解;但谁知以上的症状越来越重,在医院做了相关的一系列检查,但始终未查出任何问题。
在经过几次寻医问药的过程中,医院,经过张友平主任的问诊及初步判断,先为刘阿姨进行了腰穿检查,结果发现脑脊液呈黄色,此时主任认为颅内应该近期有过出血的情况,可能是脑动脉瘤破裂的问题。
通过当天全脑造影检查术后,事实证明主任的判断没有错,确实存在一个动脉瘤,并且已经出现破裂的情况。
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出现破裂就会突发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癫痫发作、颈部强直等症状。20%-40%的患者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高达85%。
这个消息对于刘阿姨的全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的打击;情急之下果断听取了张主任的意见,紧急进行了动脉瘤介入栓塞加支架植入手术,两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经过术后用药及观察,刘阿姨之前种种不适的症状完全消失。
其实对于对于可行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选择介入方式,就是在X线透视下利用在血管内行走的微导管使用栓塞材料填塞动脉瘤以到达治疗的目的,其优点是微创、并发症相对较低、术后恢复快。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它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很多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或表现,有些会有偶尔的头痛,但是头痛又往往由很多疾病引发,如感冒、高血压、颅内感染、中毒、睡眠不足、神经性头痛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往往出血量大、出血迅速,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死亡率很高,甚至1/3的动医院就已经死亡了,医院的病人里面,来不及手术就再次出血死亡的也不在少数。可见颅内动脉瘤危害之大。
怎么及早干预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体内的脑动脉瘤,及时将这个“定时炸弹”拆除,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好的模式。
事实上,不少人常言:我每天坚持锻炼健身,每年都进行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啊。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体检基本都是普通常规的一些检查项目,很少涉及脑血管的专项、深入检查,而普通的体检根本无法查出潜在的颅内动脉瘤,即使是头颅CT/MR平扫也只能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对于更为常见的中等动脉瘤检出率极低。
由于脑动脉瘤最常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40-60岁,因此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有动脉瘤家族史及患有多囊肾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头颅CTA和头颅MR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有先天性脑动脉瘤等疾病。
当怀疑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时,则必须做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对脑血管病进行精准诊断,这样可以提早发现那些未破裂的动脉瘤从而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因脑动脉瘤破裂而造成死亡的几率。
张友平
主任医师
医院神经介入科
医院介入中心
主要擅长对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病变、脊柱病变等病的治疗及研究。在从事神经介入工作中,曾担任中华神经介入培训中心副主任,曾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发表论著及论文50余篇,20年来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余例,其中本人完成的个别病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到国内外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学术交流中得到国际专家好评。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
出诊地点:医院
预约及张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