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又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导水管流至第四脑室,再会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大部分脑脊液经脑穹窿面的蛛网膜颗粒吸收至上矢状窦,小部分经脊神经根间隙吸收。
脑积水的概念
脑积水是指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至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多。
脑积水病因
脑脊液产生过多:除脑室系统内脉络丛乳头状瘤以外,脉络丛的弥漫性绒毛状增生是引起脑脊液产生过多的极少见的原因。
脑脊液吸收障碍:颅内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出血颅底蛛网膜下腔粘连,导致蛛网膜颗粒对脑脊液吸收减少,绝大多数脑积水是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脑脊液循环通道梗阻: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脑脊液循环通道梗阻有脑室内梗阻和脑室外梗阻。
胎儿脑积水诊断标准
轻度侧脑室扩张:侧脑室扩张在10-15mm不合并其他超声可见畸形。
明显脑室扩张或脑积水:15mm。
胎儿脑积水的分类
胎儿脑积水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两类: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常见的是梗阻性脑积水,是指由于脑室系统内的梗阻引起脑脊液的积聚,发生脑积水。最好发的部位是中脑导水管,其次是第四脑室的出口以及侧脑室进入第三脑室的室间孔。交通性脑积水是指引起脑脊液引流阻力增加的原因在脑室系统以外,如脑脊液产生过多,静脉阻塞及珠网膜下腔阻塞所致的脑积水。
胎儿脑积水的超声表现
侧脑室无回声区增大,重度脑积水时胎儿头围增大,脑中线偏移,脑实质被压缩贴近颅骨,脉络丛漂浮于液性暗区内。
第三脑室扩张
小脑延髓池扩张
胎儿严重脑积水与全前脑鉴别,前不伴有面部畸形,无丘脑融合,在无回声区内可见漂浮的中线结构。
全前脑的超声表现:无分叶和半叶型:单一脑室,胼胝体,透明隔腔,中线结构缺如。单一融合的丘脑,脑室扩大,脑积水。
分叶型:额叶脑室融合,侧脑室后脚可见融合。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们分享此文;
2、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将文章分享到腾讯微博;
4、点击“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发送的文章;
您还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