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一般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小编整理中风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出血性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颅内出血,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出血性卒中的原因多为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出血性脑卒中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其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11、血管出血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血管失去弹性破损出血
正常的血管△
血管壁受损开始慢慢变薄△
血流冲击等因素导致血管破裂△
2另一种则是畸形破裂出血
正常的血管△
血管开始出现问题△
高血压等原因导致血管破裂△
3大脑细胞非常娇嫩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儿的出血。如果是脑干出血仅仅5毫升也是可能致命的!切不可小视!
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又叫脑梗死。
1脑梗死分为两种
一种是血栓性脑梗死
正常血管△
粥样硬化△
图中逐渐出现在血管壁中的黄色物质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越来越厚慢慢的阻碍了血液的流通造成大脑部分缺血。
2另一种是栓塞性脑梗死
正常血管△
栓塞△
从心脏脱落的栓子顺着主动脉的血流进入脑动脉,可能会卡在细小的血管里产生堵塞,进而造成相应区域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这种情况突发性极高。
那么脑卒中病是咋来的?我们抛开不可变因素(年龄、遗传、性别等),能导致脑卒中的可变因素有下列七种:
其中最牛的当然是,这“高老庄”的三兄弟:
人称“三高”,是动脉硬化的幕后推手,估计大家对它们都非常熟悉了吧。
1、高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是流动的,而这动力的来源是心脏的一张一缩,这样产生的压力,我们就叫“血压”。
对于血压来讲,稳定持久才是正经的,血压和性格、环境等都有影响。
2、高血脂
所谓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比如胆固醇啥的。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巨噬细胞吃了太多胆固醇,把血管壁给压塌了。所以说呀,爱一个人,不能只征服他的胃,有时候也得管住他的嘴。
3、高血糖
高血糖,就是指体内血糖含量超标,严重了就是糖尿病。
今天我们就先不扒糖尿病,就直接说说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血管壁破了之后,血小板开始“兴奋”△
凝血酶为血管内膜受损处进行凝血修复△
本来几个血小板就够了,但是血糖高了以后血小板特别兴奋△
这下好了,不停的呼唤同伴,直接把路就给堵啦。血小板黏附与聚集的过分了,就堵了,形成了血栓。
这“三高”彼此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促进,得了其中一个疾病的话,另两个也就在路上了。除了“三高”还有什么因素更容易得脑卒中呢?
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将来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最高,应该进行抗凝治疗。
那么哪种人容易得这些疾病呢?三大因素:
俗话说:不良饮食最可怕,胖子都是潜力股,此外,吸烟酗酒对人体伤害也很大,这些陋习会使血压增高,加速动脉硬化。
中风发作前身体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千万不能忽视!
一、眩晕明显: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二、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逐渐由间歇性转为连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三、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
四、经常呛咳: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
五、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
六、白天嗜睡:非常疲倦,觉得睡不够,甚至在白天也睡意明显。
七、哈欠连天: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
八、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工具落地,有时伴有讲话不清。
九、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
当中风发作时,很多人迷信安宫牛黄丸,相信中风发作时可服用安宫牛黄丸急救,卧床休息等待病情好转,医院,这其实是致命误区。尽管安宫牛黄丸是中风急救药,但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中风,误吃很可能会酿成大祸。
安宫牛黄丸仅适用于闭证和热证的中风,擅自服用有致命危险。当突然出现昏倒、牙关紧闭、高热烦躁、口眼歪斜,同时可见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属于安宫牛黄丸的适应症。
如果出现身冷面青、苔白的寒闭证或是目合口开、手脚肢冷、大小便失禁的虚证,都不适合用安宫牛黄丸,食用反而是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此药一般是急症治疗药物,不可作为预防用药使用。方中含有朱砂,雄黄,因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有毒性成分,故不宜长期服用,更不能当保健品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中风后遗症可以继续服用安宫牛黄丸吗?
很抱歉,不行。安宫牛黄丸是中风的急救药,神志清醒后应当停用。至于生命挽救后的不同的后遗症状(如半身不遂卧床,说话不利索等),需要的是康复治疗,而不是继续服安宫牛黄丸,此时服用就是浪费!
最后特别提示大家:对中风的救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期”,一旦中风发作,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文章部分来源“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如有病情疑惑,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