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国卫医发〔〕48号),启动了第一阶段医院综合能力工作。各地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经过三年的能力建设,全国医院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要求(医院)。医院名单印发,要在医院能力建设的同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医院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医院综合服医院名单(安徽)?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持续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医院要发挥县域“龙头”作用,以人才、技术、专科能力为核心,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使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强化专科能力建设。针对县域居民诊疗需求较大、县域外转诊较多、群众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以及重大疾病,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专科能力建设,鼓励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等专科专病中心,重点加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创伤、儿科、精神科、传染性疾病科等专科能力建设,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引进专业人才、开展适宜技术、医院合作等措施,不断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积极开展儿科、精神科、产科、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形成稳定、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加强教学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医院在县域内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教学和培训中的优势作用。
?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结合当地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引进并推广适宜技术项目,逐步推广内镜、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进一步提升微创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临床使用比例。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等建设,提高血液净化、微创介入等服务能力,提升对终末期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能力。
医院管理水平各医院要重点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
1
医院管理
强化依法执业,医院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医院章程,医院管理结构与组织架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院精细化管理,减少“跑、冒、滴、漏”现象,主动控制运行成本。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
2
优化服务流程
持续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缩短患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便捷结算支付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住院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深入推进优质护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体现人文关怀和护理专业内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医院为纽带,加强县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相衔接。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下辐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医院要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医院共同发展。
1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医院在城市与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间的“纽带”作用。在做好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诊疗能力,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继医院的合作,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通过医联体建设、技术协作、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与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关系,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逐级帮扶”模式,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
3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地缘、合作意愿等因素,主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与尚未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医院,尤其是部分国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
?联系方式:?联系人:医政医管局?王莉莉、胡瑞荣、王毅
?联系-
?传真:-
?电子邮箱:yzygjzyc
nhfpc.gov.cn注:以上内容为部分摘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