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麻醉期突发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一例

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腰麻通常对循环影响较大,也是广大麻醉医生最为担心的麻醉方式之一。如果蛛网膜下隙阻滞超过T4以上,则会对机体产生诸多紊乱,是围术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之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因“孕3产0孕39周,胎儿窘迫”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血压/69mmHg,心率97次/分,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既往无手术史。

取L3-4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过程顺利,有明显落空感后经玻璃注射器行负压试验证实针尖到达硬膜外腔,向硬膜外穿刺针内套入腰穿针,有明显刺破感后,拔除腰穿针内的针芯,随即见清亮脑脊液滴出,证实腰麻穿刺成功。向腰麻针内注射0.5%罗哌卡因2.6ml,注射完毕后拔除腰麻针,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

2分钟后测平面至T6,测血压89/52mmHg,心率63次/分。距腰麻给药后约5分钟,发现患者呼吸费力,张口但不能说话,仅以摇头回答麻醉医师的询问,并有两上肢麻木、眼结膜充血、鼻塞等症状,仅张口大口呼吸,此时血压71/40mmHg,心率50次/分,SpO2由术前的99%降至85%~89%,测麻醉平面达T2。

在排除全脊髓麻醉的可能后,立即加快液体输注,增加一条静脉通道,共输入ml乳酸林格液,ml胶体液;同时静脉给予麻黄碱15mg,同时加压面罩给氧,SpO2维持在92%左右,10分钟血压回升至90/50mmHg,监测尿量ml。手术历经30分钟,结束后测麻醉平面在T4,下肢针刺有痛感并能活动。送麻醉后恢复室,40分钟后麻醉平面降至T8左右,1小时后阻滞平面降至T10左右,安全送回产科病房。术后随访中,患者自述当时呼吸极度困难,无法发声,虽然意识仍清醒,但由于心里极度紧张表现得异常烦躁,不能完全配合。分析讨论患者系妊娠妇女,体型亦偏小,身高不足cm,采用常规腰麻剂量的局麻药注射,剂量相对正常体型患者偏大;穿刺针斜面朝向头端,使药物易于向头端方向扩散,导致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药物作用高峰时可达T2水平。麻醉医师观察仔细,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指标,注重必要的测试阻滞平面,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那么,针对围麻醉期突发蛛网膜下隙阻滞平面过高,我们有哪些思考?1.有时针已穿入蛛网膜下隙,但无脑脊液流出,或流得很慢,是由于针孔贴在马尾或其他组织上的缘故,这时可将针头转动后,脑脊液即可流畅。2.进针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止刺破椎管内静脉丛而出血,或刺到椎管对侧的骨膜时,会感到很硬,针不能前进,亦无脑脊液流出,证明是穿刺过深。3.穿刺困难者可改换间隙,或改换体位来达到所需的平面。一般于注药后20分钟内平面即已“固定”。4.对于老年患者,因可能具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故实施时应加强监护,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可小剂量分次注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脊髓腔中有三层脊膜,从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空隙为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与覆盖于脊髓上的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即是局麻药与神经根发生作用的部位。在实施蛛网膜下隙阻滞操作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脊柱从内部的椎管到外部的皮肤韧带等重要组织:1.脊髓:脊髓位于脊髓腔内,浸泡于脑脊液中。成人脊髓上起于枕骨大孔,下终止于第1腰椎体下缘,或第2腰椎体上缘。在L1以下的脊神经分开成为马尾,因马尾浮于脑脊液中,对穿刺针的冲击有一定的避让作用,在此部位进行穿刺时不易损伤脊髓。为避免蛛网膜下隙穿刺损伤脊髓,应选择第2腰椎体以下棘突间隙穿刺,成人一般选择L3~4间隙穿刺。成人脑脊液为~ml,脊髓腔内的脑脊液为25~35ml,pH为7.4,是无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脑脊液压力为0.7~1.7kPa(相当于7~17cmH2O)。2.韧带:在棘突上面、与棘突相连接的韧带,称棘上韧带。连接于上下棘突之间的韧带为棘间韧带。棘间韧带的下面、脊髓腔之后部即黄韧带,是质密、坚实、有弹性的纤维层。穿刺时有突然阻力减小的感觉,即针穿过了黄韧带进入了硬膜外腔。如再向前进针1~2cm就会有针刺破薄纸的感觉,即穿过了蛛网膜,取出针芯会有脑脊液流出,证明已穿刺入蛛网膜下隙。总结以上,蛛网膜下隙穿刺针从外向内的经过顺序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至针孔尾端有脑脊液滴出,此为穿刺成功的标志。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解剖是关键!参考文献:《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来源:麻醉MedicalGroup

作者:CHN-MZ

责编:茶茶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6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