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陶勇警告中国近视人数超6亿,度数

#陶勇说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

曾几何时,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而如今,因为近视产生的尴尬苦不堪言:10米以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

如果你认为,近视不过是配一副眼镜的事儿,那可真是小看它了,近视还可能引起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多种病变。

近日,北京眼科医生陶勇更是提到,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高中有80%,非常严峻。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

◎早在年,我国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据估计,到年,中国的近视人数将飙升到7亿。

高度近视可能致盲,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防控近视的意义和重要性也正在为大众所接纳。

然而,也有人对高度近视致盲存在另一种认知:高度近视致盲是因为随着近视度数进一步增长,近视将发展到完全看不清的地步,直至失明,所以只要近视度数不再增长,就没有关系。这是真的吗?

高度近视致盲的真正原因

高度近视致盲并非因为近视会加深到完全看不清的地步,而是高度近视者的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眼底变脆弱了。

观察高度近视人群的眼睛可以发现,相比正常人,他们的眼球更凸一些。实际上,整个眼球都变大了。类似于气球,体积越大,气球越脆弱越容易爆炸,而眼球随着度数加深,眼轴拉长,体积变大,眼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引起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致盲。

所以,只要有高度近视,就存在并发症致盲的可能性,即使度数已经相对稳定。

警惕这些并发症:

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

周边视网膜的变薄、穿孔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接受眼科检查时才被确诊患上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有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被牵拉的症状,即见到闪光、飞蚊增多等。

视网膜发生脱离,开始时也可能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看东西变形,继而视野出现黑影,黑影范围逐渐扩大,发生某一方向视野缺损。

如病变牵涉到黄斑区,视力会明显下降,视网膜全脱离者视力可仅剩余光感或甚至失明。

因此,如果出现视网膜的变薄、穿孔、局部的小范围脱落,应尽量在发生脱离前进行治疗;即使发生视网膜脱离,也应该尽快在脱落范围未涉及黄斑前,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黄斑病变

近视眼的眼球会被拉长,视网膜组织承受着牵扯的力量,同时被拉扯变薄,就容易出现退化变性,形成黄斑前膜、黄斑裂孔及黄斑劈裂等病变。

黄斑病变可以通过眼内注射特效药物或者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来治疗。

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引起的后巩膜葡萄肿,可行后巩膜加固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继续发展。

因它的发生可与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等并发症相关,所以还需定期观察眼睛是有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等。

虽说即使度数稳定,也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没有意义。要知道,近视度数越高,眼球结构变化越大,也就越脆弱。所以,所有高度近视者仍应注意控制好近视度数,避免恶化。

另外,诸如蹦极、拳击、跳水等容易使眼球受到冲击的剧烈运动也应尽量少参与,毕竟谁也不知道脆弱的眼球是否经得住那一下子。

更重要的是,许多致盲眼病如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病,不仅病情凶险,而且造成的视功能损伤不可逆转,必须警惕。各位高度近视的朋友,应半年到一年定期进行至少1次的眼底检查,随时掌握眼底情况,预防胜于治疗!

另外,小艾再来辟个谣:

成年后近视度数不会上涨,这是假的!

成年人眼球发育虽然已经成熟,近视度数相比青少年会更稳定,但并不意味着成年后就不会近视或者近视度数就会停止增长。

所以,别以为过了18岁,就可以戴上眼镜高枕无忧了,放飞自我的结果是,度数持续上涨!

近视不可逆,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合适的眼镜,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视力要牢记“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作为一个成年人,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别再戴着眼镜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了,不仅眼睛会累,手机也会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12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