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的高致死率使人恐惧,高致残率让人痛苦。我国救治成功的卒中患者中,约有75%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困扰。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偏瘫
偏瘫又叫做半身不遂,由于脑组织损伤,脑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对侧躯体肌肉敏感度降低,运动出现障碍甚至无法动弹。偏瘫程度较重的患者需要尽早治疗,开展康复训练。加强血管及脑组织的修复,促进大脑功能恢复。
面瘫
面瘫是卒中后主要后遗症之一,由于面神经受到损伤,导致面部肌肉瘫痪,一侧眼睑下垂,口角闭合不全、流涎等情况。口眼歪斜对患者的外貌、进食和心理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需积极治疗。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和针刺等方式进行纠正。
视觉障碍
卒中导致视觉中枢或视觉传导通路故障,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线缺损或突然眼前发黑的情况。这不仅让患者苦恼,还可能引发其他危险。由于无法依照视觉判断环境变化,维持身体平衡,患者跌倒摔伤的概率明显增加。
吞咽困难
卒中导致皮质吞咽中枢部位受损以及吞咽神经异常,患者会在恢复期出现吞咽困难。病情越严重,吞咽困难越常见。吞咽不受控制不仅给进食过程带来不适感,还有一定的危险。43%-54%吞咽困难患者出现误吸,48%吞咽困难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应在早期对患者进行观察测试和干预治疗。
癫痫
卒中导致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发癫痫。约有5%-15%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癫痫,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发生癫痫的概率较高。临床中需要积极治疗,通过降颅压抗脑水肿、服药等方式改善癫痫情况。
肩关节半脱位
约有60%的患者在卒中后1个月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骨和关节的固定需要肌肉支撑,卒中可能会导致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失衡。当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功能失衡、痉挛时,肩关节肱骨头会因为失去肌肉支持而下滑,这种情况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复位。
认知障碍
卒中导致大脑皮质结构和功能异常,约有64%的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作为大脑的高级功能,日常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时间、空间和定向力都是认知在发挥作用。所以,认知功能一旦出现障碍,可能就会发生失语、失用、失认等情况,患者的生活能力会相应的减弱甚至无法自理。轻度的认知损伤可通过及时的康复治疗进行功能恢复。
情感障碍
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创伤,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躁狂等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会选择轻生。家属应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