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宣传口号是“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有效防控脑卒中对实现健康中国及减少我国贫困人群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什么是脑卒中?
01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如何识别脑卒中?
02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可防可治,根据“中风”“BEFAST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03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怎样预防?
04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应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天气变化。
6、保持情绪稳定。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
2、高血脂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医院复诊。
来源:神经内科
整理:健康教育科
编辑:钱燕萍
往期推荐
健教丨世界男性健康日
健教丨让我们携”手”前行
健教丨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