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少年骑车撞上电线杆,脑出血伤情重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句台词大家都已深入人心,但安全事故仍十分常见。

这不,从化14岁的青少年骑车外出时,因天黑没看清路竟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致硬膜外血肿,病情危急。所医院接受了急诊手术解除危机。

1

家住从化的亮亮(化名)今年14岁,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自行车。3月20日晚上,吃过晚饭后,亮亮便和几个小伙伴一起骑车出去玩。在骑行的过程中,几个小伙子见路上没什么人,便越骑越快。当时夜幕已经降临,光线不太好,亮亮没看清路,来不及刹车,不慎就撞上了路边的栏杆,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小伙伴们都吓了一跳,走近一看,人还是清醒的,四肢活动也都还好。只是脑袋撞到电线杆上,亮亮当时便出现呕吐的情况,把晚饭都吐了出来。小伙伴顿时手足无措,只好医院。

外院急诊查头颅CT显示亮亮双侧额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15ml。根据当时的出血量,医生认为可以保守治疗观察,同时医生也提醒家属不排除出血会继续增多。家属不放心,赶紧将亮亮医院。

2

我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林涛接诊了患者。患者当时的神志已经有点模糊,只能简单对答,呈嗜睡状态。此时复查头颅CT,对比出血量较之前明显增多,占位效应明显,已经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林涛认为,需急诊行手术减压。

▲术前影像检查

随即林涛向家属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及手术风险,决定连夜急诊为患者实施双侧额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

所幸,林涛团队及时为患者清除了颅内血肿。术后,亮亮很快恢复清醒,已经痊愈出院。

▲术后复查头颅CT3

林涛指出: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其形成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多因头部受外力直接打击,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增长速度和并发的硬膜下损伤有关。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取决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血肿形成速度和颅内其他损伤的存在。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无论是否需要施行手术,均须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如本例患者,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需及时手术处理。“提醒一下大家,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脑外伤后可大可小。”林涛补充道。

专家简介

陆永建

医院大外科首席专家兼神经外二科、神经外三科主任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曾任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医院首席教授,曾任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州市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薛庆澄教授并获医学硕士学位。年由国家卫生部选派赴日本国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研修脑神经外科学一年。年到广州医院工作。年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神经外科学习半年。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和颅神经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曾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担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林涛

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委员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熟练处理神经外科疑难疾病,成功实施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及其它相关疾病等各种手术余台,对神经外科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期间先后被派到广东省内各县级地区进行医疗技术支援,负责神经外科临床技术和医生培训工作,带动了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并多次被媒体所报道。

曾在《中华外科杂志》、《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现代外科杂志》,《中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发表论文10篇,获得科研成果2项。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jsy/10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