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颈腰疼痛康复》主楼一楼近东门
—
住院:《康复医学科》南楼六楼
―
脑卒中专病特色康复治疗
——康复医生对应患者的访谈录
患者请问什么是脑卒中?康复医生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大特点。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已呈‘井喷’态势。”根据最新统计,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达到1.82%,估算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已有万人。全国脑卒中患病率年至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6%,增长速度惊人。
患者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那些?康复医生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饮酒,长期熬夜;已有过脑中风病史、有房颤等心脏病史、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有直系亲属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易发生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危害及症状是什呢?康复医生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万,每年死于脑卒中万,幸存者~万,其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残疾。42%生活不能自理。不但患者非常痛苦,也成为患者家属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患者如何诊断脑卒中呢?康复医生
诊断主要靠诊断技术和症状辨别:包括神经学检查,头CT或磁共振,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主要靠临床症状,辅以影像检查。影像检查也可帮助确定卒中的亚型和原因。此外血液测试也可以帮助诊断。临床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F即face(脸),A即arm(胳膊),S即speech(言语),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患者脑卒中常见功能障碍及并发症有哪些呢?康复医生
1、运动障碍(偏瘫、肌张力、共济、协调、平衡)。2、感觉障碍(浅感觉、深感觉)。3、认知障碍(意识、记忆力、失用、失认、执行功能)。4、言语吞咽障碍(失语、吞咽障碍)。5、心理-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6、继发功能性障碍(二便功能障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没有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或者进行了异常姿势的锻炼出现痉挛、挛缩、压疮、疼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误用废用综合症、持续植物状态等。患者偏瘫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康复医生
急性期生命预后: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生命预后较差,比脑梗塞死亡率高。死亡原因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疝、和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脑干、小脑大出血侵害延髓导致死亡。半球出血、出血量大、出现在海马钩回疝体征生命预后不良。偏瘫恢复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因素、损伤部位与损伤程度、本体感觉缺失、视野缺损与空间忽略、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症、平衡协调与姿势控制能力、大小便控制恢复时间、合并症与并发症、脑卒中发病类型等。患者脑卒中的治疗有哪些?康复医生
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但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静脉溶栓限定在4.5小时内)。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有必要采取以下药物治疗:降脂稳固斑块类药物、降压及降糖类药物。另外根据脑卒中类型选择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脑循环、脑代谢药物治疗,及一些基础用药。外科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70%),狭窄部位在下颌骨角以下,手术可及者。颈内动脉完全性闭塞24小时以内亦可考虑手术,闭塞超过24-48小时,已发生脑软化者,不宜手术。出血性脑卒中:微创显微手术进行Key-hole开颅血肿清除术、CT引导下的定向血肿抽取和血凝块溶解疗法。康复治疗: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是指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便使脑血管病患者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康复不仅指患者去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指周围环境和社会调节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患者脑卒中康复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康复医生
脑功能可塑性理论和神经肌肉促进理论是脑卒中康复的理论基础。通过康复训练:(1)调动机体的内部潜能,促进脑神经轴突侧枝的发芽及潜伏的神经通路的启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和功能的再现。(2)通过中枢性反射、周围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的异化和抑制,调动中枢的潜在功能,控制了低位中枢的原始反射活动,使高级与低级中枢间的反馈和控制达到平衡统一,躯干和瘫痪侧肢体的异常痉挛模式被打破,各肌群间协调性收缩,逐渐恢复分离、精细和可控制的功能性活动。患者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有哪些益处呢?康复医生
康复对中风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发表的关于脑卒中的资料,脑卒中患者经康复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20%需要一定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且30%在工作年龄的患者,在病后1年末可恢复工作。患者脑卒中康复的目的是什么呢?康复医生
1、预防残疾的发生和改善运动、言语交流、认知、以及其他受损的功能(身体水平上)。2、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活动水平上)。3、使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以恢复其自立的能力、社会的活动和人际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脑卒中有关的生活质量(参与水平上)。患者脑卒中康复适应症有那些?康复医生
病情稳定,即神经功能缺损不再恶化,合并症、并发症稳定和得到控制。有明显的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运动功能障碍、自主活动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大小便控制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吞咽障碍等。有充分的认知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活动。有充分的交流能力可以和治疗师完成交流性活动。有耐受主动性康复训练的体质。如支撑坐位可达一小时或可从事康复活动。预计可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患者脑卒中康复的禁忌征有哪些?康复医生
病情过于严重或在进行性加重中,如深度昏迷、颅压过高、严重的精神障碍、血压过高、神经病学症状仍在进行发展中等。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如严重的感染(吸入性肺炎等),糖尿病酮症、急性心肌梗死等。存在严重的系统性并发症,如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急性肾功能不全、活动风湿,严重的精神病等。患者脑卒中后什么时间开始康复比较合适呢?康复医生
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中风患者的康复要早期介入,除了昏迷不醒的患者,只要是神志清醒的,在中风48小时之后都要开始进行康复。如果是需要卧床的患者,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及关节被动、主动活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康复预后。医院共同参与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展的越早,功能恢复越好。患者脑卒中康复治疗主要有哪些?康复医生
主要有运动疗法治疗、作业疗法治疗、言语疗法治疗、文体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假肢矫形器使用、康复护理、按摩针灸等。
脑卒中后会导致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等,针对这些不同症状,也相应有其特殊的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患者脑卒中病人营养及护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康复医生
偏瘫患者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是不对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淡盐水可预防便秘。护理方面:
1、防止肢体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应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躺坐姿式,协助其被动运动。2、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偏瘫病人由于恢复慢、活动受限而产生悲观失望、精神忧郁等各种心理。因此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应有同情心和耐心,尊重和体贴关心他们,使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主动配合治疗和进行自我锻炼。3、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防止褥疮的发生,由于病人肢体活动受限,需长时间卧床,故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和骨突出部位的褥疮发生,因此要定时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更换其卧位。脑卒中康复的常见误区
1.康复治疗就是被动活动肢体、家人就可以胜任
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每一个动作的训练,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少中风患者自行在家做康复,极易损伤肩、膝、踝等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加剧错误运动模式的强化,增加病人运动的耗能,让病人对康复训练有恐惧心理、抵触情绪,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因此,康复治疗不能自己来。绝不是随意地活动活动、多走、多练就可以的。2.康复是后期才开始的,早期不用做
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康复护理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措施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脑梗死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障碍症状不再发展24h后,脑出血可稍推迟至7天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3.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不能活动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发病后家人出于对老人的孝心而给予周到的照料,不让病人参与一些生活自理活动,静卧不动。这样不但影响偏瘫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而且还易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给康复带来困难,应重视早期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转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并发症的发生,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4.过分依赖治疗师家属做被动活动
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治疗效果更佳,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5.将康复锻炼与针灸、推拿、理疗混为一谈
一些患者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康复训练就是针炙、推拿及理疗。将康复训练与针炙、推拿及理疗混为一谈。他们之间理论、手法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互为补充。6.康复只是肢体锻炼肢体的功能训练能使患者能回归家庭、社会,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恢复只是康复训练内容的一部分,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7.脑卒中半年后没必要做康复治疗
脑卒病1年后才开始康复锻炼,肢体功能仍有改善,如果不坚持锻炼,已恢复的功能也会退步。8.老年人康复运动后会引起高血压及冠心病发作
一些老年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患者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生,其实,脑卒中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一会发生这些情况。
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1、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不是能自行恢复的疾患,只有尽早康复治疗,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2、康复治疗的宗旨是“早期、正确、坚持”,越早效果越好,只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就应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
3、脑卒中的恢复没有“灵丹妙药”,患者只有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重返健康。
4、脑卒中康复首先是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单纯走路可能适得其反,造成“误用综合症”。
5、脑卒中的早期、中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康复方案不同,盲目进行肌力训练可能会加重痉挛,影响康复的进程。
6、部分老人恢复较慢是因为有各种合并症、并发症及认知功能障碍,年龄大并不是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主因,临床上有很多高龄患者都恢复得很好。
7、有研究证实,即使偏瘫5年以上,通过规范的康复治疗,患者也能从中受益,所以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也有效。
8、家庭对患者的照顾过多,或许会加重患者的依赖思想。因此,家人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树立生活自理的意识。
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将康复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脑卒中康复分三级走
包括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和脑卒中的康复流程。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脑卒中的一级康复:也就是早期康复,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此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脑卒中的二级康复:也就是恢复期的康复,是指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的康复治疗。此阶段训练内容主要是坐位平衡、移乘、站立、重心转移、跨步、进食、更衣、排泄等,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立位平衡、实用步行、手杖使用、上下楼梯等。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也就是社区康复,是指脑卒中的社区和家庭康复。脑卒中特色康复治疗示意图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非常重要
一级预防是指对疾病发生的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后开展的临床治疗,以及早期和恢复期康复,以防止病情加重,预防残疾和功能障碍。
三级预防是指对疾病造成的残疾积极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
脑卒中早期康复运动治疗
1、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
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即肩外展50度,内旋50度,屈50度,将整个上肢放在衬垫上,放置肩内收,上肢肘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握健身球或纱布卷,患者下肢及膝关节略曲,在膝下放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其外展、外旋,足底放足板以防止足下垂和外翻。
2、经常翻身
变动体位为仰卧位,侧卧位和半卧位2小时交替变换。
3、床上被动运动
主要防止肌肉萎缩和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开始。方法:被动运动时幅度由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关节方向活动度,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对肢体的小关节如肘、指、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应按规定多做运动。
4、按摩
对患侧肢体进行轻柔而有节奏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的活动。
5、系统功能训练
包括急性期床上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挤压等,之后左右侧翻身、上下肢控制能力训练等,待病情稳定后采取坐、起、立、走、转、跑等训练。
注意脑卒中康复训练最好是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制订个人康复计划,定期评估,指导患者家属或护工协作训练。运动量应适度控制,训练强度应由小到大。脑卒中特色康复手段不可或缺
电子生物反馈
电子生物反馈: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通过预先设定的刺激程序来刺激神经或者肌肉,使肌肉紧张或松弛,实现瘫痪肌肉的某种运动,达到改善或者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的目的。
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减轻肌肉痉挛,强壮健康肌肉,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效果更好。
冰刺疗法
冰刺疗法:冰刺疗法是有规律的选择相应的治疗点(口腔肌肉群和面部肌肉群),进行有效刺激所产生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激发患者的构音器官神经。从而达到激活言语构音器官神经、达到提高吞咽和咀嚼能力的目的、促进言语交流发展、改善卒中病人饮水呛咳及吞咽障碍的问题。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鉴于中医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特点,我国康复指南建议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采用现代康复医学结合传统中医疗法(Ⅲ级推荐,C级证据)。针灸在脑卒中迟缓性瘫痪期能加速肢体的恢复过程,提高运动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建议对延髓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我科潘氏针灸主要采取“醒脑开窍手法”和“调神通络手法”治疗脑中风及其各种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获得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脑卒中复健必读电子书点开收藏脑卒中偏瘫站起来行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