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科普系列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

1、PNSH的流行病学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non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PNSH)占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0%,相应的发病率为0.6/10万人年,占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病例总数的2/3,性别对发病率无明显影响,可发生于20以上任何年龄的患者,与动脉瘤性SAH相似,大多数在40~60岁时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和妇女吸烟。

2、PNSH的标准定义:年,Rinkel描述了PNSH的标准定义:“出血的中心紧邻中脑的前方,伴有或不伴有出血向环池的基底部扩展。未完全充满纵裂池的前部,一般不向侧裂池外侧扩展,无明显的脑室内血肿。”另外,PNSH常包含桥脑前池的出血,并可能是唯一的出血部位。磁共振检查出血还向尾侧的延髓前池蔓延。也可有少量的出血沉积于侧脑室枕角。四叠体池出血也是PNSH的一种类型,构成了PNSH总数的1/5。

3、中脑周围脑池的解剖

中脑周围脑池包括:脚间池、脚池、环池和四叠体池。脚间池前后壁发育特别好,较厚,不易穿透,它象窗帘似的从一侧颞叶内侧面越过中线到另一侧颞叶内侧面,即Liliequist膜。Liliequist膜在脚间池上部与视交叉池下部共壁,前上方延伸到漏斗及垂体柄周围,在脚间池外部,该膜为脚间池上界与颈动脉池的下界的共壁,在下部于桥脑前池分界于小脑下前动脉的上缘。脚池位于海马旁回和大脑脚之间,向前延伸到颈动脉池,下方是脚间池,外后方是环池。环池覆盖中脑的外侧,跨越幕上下方,其内侧缘是大脑脚和脚间池,外侧缘为幕上的内侧颞叶和幕下的小脑方叶。四叠体池和环池的分界是人为划定的,大脑大静脉被发育良好而致密的蛛网膜附着,从而形成了明确的后界。

4、PNSH的出血来源

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出血来源:Rosenthal基底静脉及其分枝撕裂,桥脑前纵静脉、后交通静脉或脚间窝静脉出血,豆纹动脉或丘脑穿动脉渗血,脑干隐性动静脉畸形,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颈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等。

5、PNSH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PNSH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的头痛,呈渐进性,在几分钟内逐渐增强而不是几秒钟,此点不同于动脉瘤性SAH所致的突发剧烈头痛。无意识丧失及局灶性神经症状,不以癫痫发作起病。可有恶心、畏光、颈强直,所有患者的Hunt和Hess分级均为I级或II级。实际上大多数患者入院时除头痛外无其它症状,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同动脉瘤性SAH相区别。有人列出了以下诊断要点:(1)无严重的高血压及滥用可卡因,无先兆性头痛,发作时无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2)头颅CT平扫检查必须在发病后3天内完成,大于3天,基底池的出血可能会被脑脊液稀释。(3)出血位于特定的解剖部位,出血只位于脚间池或桥脑前池基本可诊断。若出血越过Liliequist膜,进入视交叉池、侧裂池或纵裂池,除非少量,否则诊断要小心。(4)技术充分的4条血管的脑血管造影,多个角度投照。以往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6周,给予镇静、镇痛、抗纤溶、3H治疗等措施以防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PNSH患者不需强制性卧床和限制活动,无需过分控制血压,不用钙通道阻滞剂。住普通病房,一般对症治疗,同时告知患者所患疾病预后良好,能重新进行病前活动,远期生活质量很高

6、PNSH的预后

预后良好,多无神经功能丧失,残留症状主要为轻度非特征性头痛、健忘、抑郁、焦虑、易怒、容易疲倦、缺乏耐心等主观症状。

[医院(北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胡丹主任医师;科室所在住院部位置:(冷水滩区)医院一住院楼八楼十四、十五病室;科室(一区)-;(二区)-;(NSICU)-]

喜欢我,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nzwmlz/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