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1,颈型: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1、西药的辅助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手段,尽管目前还没有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物。一些药物的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可以使疼痛减轻,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因。这些药物有西药、中药和局部用药等。解热镇痛剂——疼痛严重者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静、抗炎灵等。扩张血管药物——如烟草酸、血管舒缓素、地巴唑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循环。解痉类药物——如安坦片、苯妥英纳等药,可解除肌肉痉挛,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并有严重阵挛者。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的药物——谷维素、维生素Bl、维生素B12和ATP等有助于神经变性的恢复。2、中药的辅助疗法常用的成药有——木瓜丸、风湿痹痛片、换骨丹、养血荣筋丸、桐丸、颈复康颗粒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止痛汤、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骨刺汤、伸筋活血汤,蠲痛丸等。3、局部外用药物的辅助疗法外用止痛搽剂松节油和冬青油软膏及正骨水、布洛芬的外用剂型、扶他林乳膏等,对一些颈痛、僵硬等有一定疗效,每天涂抹患处3—5次,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作用。4、其它方法治疗颈椎病:包括康复训练、牵引、针灸、推拿、火罐、按摩、等治疗方式,对颈椎病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手术的治疗方法: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罗善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