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的炸弹——动脉瘤!不开刀可以治疗吗?
脑袋里的炸弹!长瘤子了?
此瘤并不是我们常听说的癌症,
脑动脉瘤指大脑血管的凸起或膨胀,
看起来像是“血管鼓包”,
可以类比于车胎上的鼓包。
然而这种瘤的可怕可不比癌症要低。
大多数动脉瘤没有症状,破裂几率要小,
通常是在体检中发现。
车胎鼓包破了会漏气,
脑动脉瘤逐渐增大或血压升高
就会导致破裂,
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是脑出血的一种类型。
可怕的就在于如果破裂
会有30%的几率导致死亡!
10月26日,省七院介入手术室首次独立成功完成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
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因头疼难忍,到省七院做头部CT检查,发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初步怀疑是脑动脉瘤破裂,随后患者又做了一个颅脑CTA,确诊脑动脉瘤,入住我院脑病二科。
医生为其详细介绍了动脉瘤治疗的多种方式,患者和家属最终选择了介入治疗。
该病例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极高,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省七院介入手术团队在主任李僧波带领下,顺利栓塞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是完全闭塞动脉瘤,将动脉瘤腔排除与血液循环之外。做了检查,发现动脉瘤了,怎么处理它呢?我们有三板斧。
第一斧不治疗:大多数脑动脉瘤不会破裂。我们可能会建议观察,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情绪激动,并且定期复查脑血管检查,一旦发现动脉瘤增大,就需要治疗了。
第二斧开颅手术(夹闭):夹闭是治疗脑动脉瘤的一种手术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外科医生通过开颅手术(手术打开颅骨)暴露动脉瘤,并在动脉瘤底部放置一个小金属夹,使血液中断,达到治疗目的。缺点:夹闭术的手术难度大,且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术后恢复慢;优点:花费低。
第三斧血管内治疗:就是我们说的介入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用微导管将弹簧圈送至动脉瘤腔栓塞动脉瘤。优点:微创损伤小、技术更加安全、术后恢复快;缺点:花费较高。
传统的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包裹术,都需要开颅动刀,手术创伤大,术后病人恢复慢,而且术中极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急病人生命。
近几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栓塞材料的迅猛发展,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该项术式属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就是因为脑动脉瘤突发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介入治疗后康复。这种微创,只需在大腿根部开一个3mm小口即可解决问题,术后不留任何伤口,观察五天左右就可以出院。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介入手术治疗,如果发现动脉瘤,动脉瘤较小,破裂的风险低,不必过于紧张,可选择保守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戒烟、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
如果发现动脉瘤较大,破裂的风险高,在医生的评估后选择开颅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治疗等方式,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高血压、戒烟、避免情绪激动。
近年来,神经介入团队在李僧波主任带领下在脑病科同仁共同努力下,在脑血管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诊疗体系,不断造福当地百姓!
相关科普:
脑袋里血管好好的,怎么就鼓包了呢?
许多危险因素会促进脑动脉瘤的形成:
1.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2.吸烟。
3.年龄(40岁以上)。
4.脑动脉瘤家族史。
5.性别:女性患动脉瘤的风险高于男性。
6.大脑动静脉畸形。
7.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
8.药物滥用,尤其是毒品。
9.过量饮酒。
10.颅内感染。
11.头部严重外伤。
如果脑袋里有动脉瘤,会有什么表现呢?
第一、动脉瘤未破裂:小个头的瘤有症状者较少,较大的动脉瘤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和神经,可能导致:一只眼球疼痛、瞳孔扩大、视物模糊或重影、一侧颜面部麻木。
第二、动脉瘤破裂:突然的、极其严重的头痛、恶心和呕吐、视力模糊或复视、意识丧失,昏迷、思维混乱、癫痫发作。一旦频繁出现上述症状,我们应该完善脑血管检查,比如CT血管或脑血管造影检查,来明确是否有脑动脉瘤。
供稿/李僧波周坛雷
排版/刘旭静
校对/吴涛
责编与审核/冯淑珍
往期精彩回顾
◆
医院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省七院年元旦献词
◆
太方便了!省七院“银医通”为您开启更方便、更快捷的就诊通道
◆
双管齐下!药物与康复治疗精准同步
◆
省七院核酸检测手机预约5步骤
您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欢迎大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