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上期内容里我们已经介绍了生活中常说的“中风”就是医学上所讲的脑卒中,那有些人会问,我的中风属于什么类型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知晓中风的分类和原因更有助于卒中的防控!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1.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顾名思义,就是指因脑部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局部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坏死,从而产生相应的功能障碍,如一侧手脚不会动了或者不灵活了等等。脑血流供应中断5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
脑梗死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1)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逐渐堵塞脑血管而发病。
(2)脑栓塞: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发病。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如心房颤动(见动图)。其次是骨折以及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因为症状出现后持续时间短暂而且不留后遗症,常常被患者或家属忽视。发病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10%,发病90天内发生率为10%~20%。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的进展性TIA是即将发展为脑梗死的强烈预警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2.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是指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肿压迫脑实质或者血液刺激脑细胞、影响脑脊液的循环,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主要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其临床症状体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表现是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头痛不能缓解或呈进行性加重。出血性卒中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其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卒中!下期预告脑卒中发病率为何居高不下?脑卒中是否可防可治?(下周五晚,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