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普通家庭眼里,除了生存期、治愈率,更令人窒息和头痛的是——钱。没有为治病的钱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
26岁医生患胃癌后,为了不拖累父母,离家出走。
以上文字是湖南一位26岁的医生唐功伟写给他的父母的,他在年2月被查出患有胃癌,不想因病拖累父母,留下自己的积蓄和这封绝笔信,从此杳无音讯。
肿瘤治疗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唐医生后顾无忧,未必没有勇气与肿瘤抗争到底。消化道肿瘤筛查请看:胃肠镜-40岁的特别礼物
肿瘤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短则半年,长则几年、十几年;治疗中的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各种检查都是专业服务,是相对昂贵的。比如二代基因测序要1-2万,PET/CT检查要八九千,都不在医保范围内。根据年某市乡镇对近几年死亡或临终的肿瘤患者医疗费用的调查显示,患者治疗费用相当于全家年结余的20倍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并不罕见。
治疗消化道肿瘤需要花多少钱?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手术费用为5-10万元,化疗每次为1-2万元,没有转移的肿瘤的治疗费用大约10-15万元(手术+几次化疗)。转移性肿瘤一年的花费大约15-20万元。
治疗经济毒性就是治疗所需的花费对家庭经济水平的损害。经济毒性分四个等级:
第一级:因为医疗费用,改变了生活方式,大大减少购物,减少度假、休闲活动的开支
第二级:因为医疗费用,动用了储蓄、股票或投资性资产来支付医疗费用
第三级:需要借钱或者贷款来支付医疗费用
第四级:需要卖出唯一住房或者只能停止治疗
很可惜的是:国内肿瘤患者对经济毒性的管理普遍不好,而且是经济条件越差管理越不好。每次看筹款平台的信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却浪费了大量的钱在不规范治疗(比如细胞回输、中草药)和错误的营养治疗(比如各种滋补品、保健品)上,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让家庭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提高的自己认知水平,可以省下大量的治疗费用。
简明经济毒性管理策略:把钱花到刀刃(三大治疗)上。
消化道肿瘤中手术治疗的地位最重,占整个治疗的60-70%,手术的费用要优先保证。
化疗和放疗同样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它们的费用要保证。国产化疗药跟进口化疗药效果接近,但费用相差悬殊。
中草药、营养品、名贵食材、指南外的细胞免疫治疗均不会对治疗效果有帮助。
经济毒性管理主要的两个方法:
少花钱
保健品的大坑深不见底
保健品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学问题,这个坑几乎人人都跳过,而且深不见底,有多少钱都能花出去。我家至今还有朋友送的灵芝孢子粉和白藜芦醇。
得了肿瘤之后,我们会有意识去加强营养,这个没问题,有研究表明:本身营养不良的病人在确诊之后就加强营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不良反应,节省总体治疗费用。
但是各种市场宣传的营养品并不能起到补充营养和抗肿瘤的效果,比如小分子肽、白藜芦醇、人参皂苷、姜黄素、骆驼奶、牛初乳、蜂王浆、虫草、灵芝孢子粉,等等,其中有些还会对肝功能造成负担。
还有些性价比很低的罕见食材,比如燕窝、花胶、阿胶等,并不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与鸡蛋清效果类似。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各种进口的维生素、益生菌、微量元素都属于保健品,医院都有,而且属于药品,监管标准更严格,往往还在医保范围内。
对于判断一种产品有没有用,很重医院的营养科有没有?如果确实有用的,医院都会有,而且还很便宜。
医院营养科一般会推荐通过口服安素肠内营养粉(雅培)来补充营养。部分地区可以走医保报销,京东也有售,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营养品,不到60元1桶,需要加强营养的病友可以每天医院有售的肠内营养粉(液)。
对于消化吸收不好的患者,用破壁机把瘦肉、鱼肉、蔬菜、水果打碎食用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石汉平谈肿瘤患者营养
不正规治疗图财害命
消化道肿瘤规范治疗医院的三大治疗: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而社会上有大量机构都号称可以治疗肿瘤甚至是晚期肿瘤,它们要么是“神奇”的传统中草药、蒙药、苗药、藏药,要么是“先进”的细胞恢复免疫疗法,比如DC-CIK、Car-NK、新抗原、TIL还有热休克蛋白、吸氢气。没有任何临床证据显示这些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有效果,放弃正规治疗去尝试这些方法的病友往往人财两空,比如演员徐婷和大学生魏则西。
海外治疗也有很大的经济毒性,如果没有海外医疗保险,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不建议尝试。对于消化道肿瘤全世界都是按照美国的NCCN指南来治疗,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虽然就医体验不错,但十倍于国内的治疗费用还是让人头大。医院治疗资源整合好与美国的治疗效果接近,就诊流程摸熟了,可谓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肿瘤治疗。
医院长个心眼
过度检查:没有远端转移的胃肠癌一般不需要基因检测,术后病理只要做医保内的免疫组化。有的医生会推荐病人去做1-2万元的二代基因测序,恐怕就未必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考虑的。局限性的胃肠癌同样也不需要做PET-CT,医院的PET-CT检查频医院,也不是因为它们水平更高。
疗效不明确药物:医院也可能会开指南之外的药物,对于不能报销的病友,可以婉言拒绝:比如日达仙(胸腺肽),鸦胆子油胶囊、华蟾素、参一胶囊、乌苯美司、癌消平滴丸等;各种中药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等。这些药物作用不明确,价格却很高,康莱特注射液一年的销售额就是几十亿元,这背后不知有多少利益博弈,却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毒性。
另外几个思维误区
进口药比国产药好?进口的奥沙利铂-乐沙定元一只,齐鲁的奥沙利铂只要40元一只,两者的价格差了50倍!进口的PD-1可瑞达元一只,国产的PD-1达伯舒只要元一只,其实效果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经济状况紧张,不需要砸锅卖铁一定要用进口的。
医院花费一定多?根据病友群里上千位病友的反应,医院的收费合理,靶向药充足,医保报销的覆盖更大;风气正,医生不收红包。即使加上交通、食宿费用,花医院更高。比如医院,术后病理报告非常规范,免疫组化项目完整,基因检测可以走医保,医院需要自己要求做基因检测,还需要自费4-5千元。
多报销
发挥医保最大作用
每年的医保谈判,都有很多药厂大幅降价“流血”进医保。比如罗氏的明星靶向药安维汀(贝伐珠单抗)原来元一只,进入医保后变成了元;罗氏另一明星靶向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从2元变成了元,是全球最低的。在此我代表患者向卫健委和医保局所做的努力致敬!
经济越发达城市的医保政策越好,报销比例越高,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保明显更好。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农村报销比例相对低一些,医保内的靶向药在医院经常缺货。患者只能去外面药店自行购买。所以不同的地区,医保的报销比例和实际覆盖范围是有较大区别的。
每个患者都应该清楚自己用的哪些药是医保内的,哪些医保外的药物是可用可不用的,应尽量使用医保内的药物,把医保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比如化疗止吐的阿瑞匹坦一盒只有3颗,元,医保不报销。而昂丹司琼一盒12颗,元,特病门诊可以报销90%,止吐效果也不错。
充分利用政策
作为肿瘤患者都应该了解本地对肿瘤患者的特殊优惠政策。特病门诊,办理之后门诊放化疗、检查、开药都能跟住院享受同样的报销比例。大病医保,新农合医保一年内看病费用超过了地区年平均收入的部分可以进行二次报销,超过的部分越多报销比例越高,没有封顶。
很多省份有肿瘤患者救助基金,对于家庭贫困的肿瘤患者,比如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对象和精准扶贫对象的政策内治疗费用可以全免或者报销90%以上。
商业医疗保险
病友群里有一些不幸患上肿瘤的年轻病友,他们有的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积蓄;有的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但他们有购买保险的意识,一年几百块钱随手买的百万医疗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医保外的治疗费用基本上全部报销,没有给家庭经济造成负担。有一名病友重疾险直接赔付了90万,剩下的治疗费还有百万医疗险全额报销,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百万医疗险是个性价非常高的险种,能让普通家庭患大病之后不至于因病致贫,保费又比较低廉,一年几百上千元,谁都交得起,不像很多高端医疗险一年要一两万,多年积累下来,费用令人咋舌。百万医疗险里大家买的最多的是支付宝的好医保和平安e生保,从实际理赔效果来说都比较顺利。因为这种保险保费太低,没什么渠道利润,保险代理人往往懒得推销。
还有一类是互联网互助平台(不是保险),比如支付宝的互助宝、水滴互助、轻松互助,有的病友患病前无意中交了很少的钱参与,一年几十块钱,确诊后试着去理赔,几个月之后获赔了10-30万元。类似一种乞丐版的重疾险吧。
个人税优健康险是唯一一个能够带病投保的保险,仅限缴纳个税的在职员工。虽然实际带病投保过程不会顺利,可能需要投诉维权,但也有病友成功投保太平洋税优险A1,每年可以多报销4万元,累计不超过15万元。税优险具体介绍见:全面分析个人税优健康险
最后
正在治疗的病友,希望此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您做好治疗经济毒性管理,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治疗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如果您身体健康,还没有商业医疗保险,可以考虑这款国内排名前三的平安e生保(保证续费),一年保费几百块,最高报销万/每年,不限社保用药、自费药、进口药。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小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