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一天清晨,寒风凛冽,连续玩了两天一夜手游的27岁小王,刚准备下楼取外卖,门打开后,人却随之倒地;
70岁的陈大爷照常起床准备外出锻炼,可就在穿外套时,突然觉得自己的右手越来越不听使唤,右腿软绵无力,刚想呼喊家人,发现话也说不清楚,一激动,跌倒在地。
相同的是,经过问诊、查体、影像学检查等,医生均诊断他们患了“脑卒中”。
脑卒中(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出血或血管堵塞等原因引发,可导致脑部不同程度的损伤。一直以来,脑卒中患者都面临治疗方式缺乏的困境,一旦错过了卒中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可以进行的治疗手段就非常有限,已经发生的脑部损伤也往往无法恢复。
脑卒中分很多种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王就是出血性卒中,而陈大爷则属于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又被叫作脑淤血,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分为两种:
一种是脑出血,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
另一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缺血性卒中又被叫作脑梗死,是由于支配脑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根据成因不同分为两种:
一是脑血栓,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液病等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斑块或血凝块,日积月累,脑血管逐步堵塞;
二是脑栓塞,栓子顺着动脉血流进入脑动脉,卡在细小的血管里产生栓塞,造成相应区域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为什么会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的致死和致残率极高,高危人群应做好预防。
1、基础病因: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栓子脱落导致血管堵塞;而出血性卒中,是由于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或血栓出血所致。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高脂、高热、高盐饮食;缺乏睡眠,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等。另外,脑卒中的发生常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惊吓刺激等。
3、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遗传等因素。中老年人群为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
脑卒中发生的迹象
生活中,脑卒中的征兆往往没有被注意到。其实陈大爷发病前一周就经常觉得右手刷牙使不上劲,右腿走路有点拖步,但是休息一会,上述不正常的症状又消失了,因此陈大爷自己也没当一回事。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发病预兆,陈大爷在一周前就应该及时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多是一过性出现的,很快消失,不典型,但如果一个时期内反复出现,就应予以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1.突发肢体无力。如胳膊抬举费力,走路时一只脚拖步,一侧嘴角歪斜、一侧嘴角流口水等。
2.突发感觉障碍。如一侧肢体麻木感、蚁行感。
3.突发视觉异常。一过性黑曚、失明,视物成双或叠影。
4.突发语言障碍。言语含糊,吐字不清,表达困难,口吃结巴。
5.突发听力下降,头晕耳鸣。
6.突发剧烈头痛,且疼痛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出现变化。
7.突发遗忘和记忆力障碍。
8.突然没原因的困乏、睡不醒,或者性格情绪改变。
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况存在,务必及时送医,千万不要抱有“等下自己就好了”或者“睡一觉应该会好一些”等错误想法,以免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干细胞疗法对治疗中风的作用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人体所需要的任何类型的细胞。
脑中风患者往往遗留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包括躯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这些遗留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由于脑中风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死亡,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利用干细胞来治疗脑中风已经成为脑中风治疗领域的热点。
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是激活脑修复机制以及增强自发功能的恢复。基于细胞的修复疗法已经成为了特别有吸引力的策略。移植的细胞可以适应受损脑组织的不同局部条件,这就意味着移植的细胞可以在内源性保护和脑组织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免疫调节、重塑神经元、血管和胶质等。
针对中风患者,干细胞可以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修复受损的血管组织,恢复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新生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可以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恢复神经系统对各个组织器官的支配和调控作用,清除引起中风的各种致病因素,并有效治疗中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
月升月美
生命银行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干细胞是原始细胞,它们能够发育成人体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可塑性很强,因此被称为“万能细胞”。干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再造一种全能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将干细胞从不同的人体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来后,再经过检测鉴定,然后将其冻存于-℃的深低温中,以便于在临床需要时可以将干细胞复苏用于给病人回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