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
近年来,虽然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都有很大进步,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疾率也较高。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
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仅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1)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
(2)其次是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3)颅内肿瘤
(4)血液病及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
(5)颅底异常血管网症
(6)有家族遗传病史
(7)其他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2、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各年龄段的特点
(1)30岁以前发病者多为血管畸形
(2)40岁以后发病者多为颅内肿瘤破裂
(3)50岁以上发病者则往往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肿瘤引起
吸烟、饮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
3、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等情况下发病。
4、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什么表现?
主要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CT扫描有出血表现。
5、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害?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
轻者症状、体征不明显,且消失快,恢复完全。
重者可有中枢性高热、迅速昏迷、出现去皮质强直,甚至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