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由广东省药学会组织专家编写的《药师处方审核培训教材》配套教材《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障碍》(第三册张晓娟、温预关等主编)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本文节选第三册部分内容,内容丰富,不容错过,大家一睹为快!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70%左右。缺血性脑卒中根据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5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又称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既是急症又是慢病,通常将其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恢复期一般指发病2周左右到6个月。后遗症期指发病6个月以上。
下面摘录人卫版《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障碍》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中一些典型案例,以期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学习参考。
常见处方审核案例详解
案例1
适应证不适宜:脑梗死后遗症无指征使用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国内外的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并安全,还可改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指出,静脉注射依达拉奉(抗氧化药物)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发病72小时以内)患者的预后,分层分析显示依达拉奉对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因此,被批准在日本使用(级别2,其中仅阿替普酶和阿司匹林的推荐级别是1),且依达拉奉是该指南唯一推荐的神经保护剂。我国依达拉奉注射液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也是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要求尽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给药,疗程在14天以内。
脑梗死后遗症一般是指在脑梗死发病6个月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根据日本指南,结合我国开展的临床研究,依达拉奉在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中越早使用越好,尽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给药。患者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发病已超过6个月,不适宜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因此,本处方属适应证不适宜。
建议停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案例2
适应证不适宜:脑梗死后遗症无法舒地尔使用指征。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蛋白磷酸化酶的Rho激酶,从而抑制肌球蛋白磷酸酶,并抑制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的脱磷酸化,最终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障碍。其药品说明书规定适应证为主要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预防和改善治疗。本例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不宜使用法舒地尔,因此,本处方属适应证不适宜。
建议停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案例3
适应证不适宜:缺血性脑卒中无罂粟碱使用指征。
盐酸罂粟碱对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直接抑制平滑肌异常紧张和痉挛,尤其对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抑制作用显著。说明书适应证为主要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围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目前缺乏血管扩张药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对于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该患者无使用血管扩张药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指征,因此,本处方属适应证不适宜。
建议停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以上案例摘自张晓娟、温预关等主编《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障碍》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主编之一张晓娟第二章缺血性脑卒中处方审核案例详解,更多的案例详解在本书中。
请登录分销商购买正版图书。其他分册陆续出版中,敬请期待!??
购买入口
新书限时折扣:36.8元▲识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