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活泼可爱的晓晓(化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近日在晓晓身上发生的一件意外,差点让活泼可爱的晓晓丢了性命。
半个月前,不满3岁的晓晓夜间睡觉不慎从床上摔下,当时哭闹了一会,被父母哄哄又睡着了。
第二天,晓晓精神不振,不愿意去幼儿园,晚上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以为晓晓感冒了,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反复检查、询问以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硬膜外血肿,需要手术治疗。
晓晓父母怎么也不相信一次摔跤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看着晓晓病情逐渐恶化,终于同意手术治疗。目前,晓晓已完全康复出院。
案例中的晓晓就医已算及时,孩子摔下床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但摔下床之后应该如何观察孩子,有哪些处理注意事项,是我以下想向各位家长说清楚的。
头部是宝宝身体上最重要的中枢器官,它负责感知、思考和支配活动,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颅脑损伤是小儿死亡和致残的最常见的原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损伤较敏感,再又由于儿童时期活动多、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就很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简单表达,即小儿并非是成人缩影这么简单,有其自身特点,这个特点年龄越小越明显。只有看护人认真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够将颅脑损伤防患于未然。
发病的情形
1.小儿颅脑损伤多为坠落伤,发病年龄常为5岁以内。大约每年每10万儿童中有10人死于颅脑外伤,病死率约为15%~20%。
2.常见致伤原因:玩耍和睡觉时从床、沙发及大人手中跌落;嬉闹时摔伤或碰伤;学走路时摔伤;从高处坠落;外来击伤、车祸等。
临床表现及相应急救
1.头痛: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宝宝哭闹不停,要及时安慰和爱抚;如果疼痛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镇静、镇痛的药物,避免孩子过度哭闹、躁动加重病情。
2.出血:小儿头皮各层之间连接疏松,血管丰富,头皮损伤会引起较多的出血,严重会引起头皮血肿,少数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有创伤出血时应立即使用干净的纱布压迫包扎,止血或减少出血,避免大失血,为就医争取时间。
3.意识状态:小儿露骨较薄且富有弹性,加上颅缝未闭,对外伤缓冲力较大,一旦出现继发性意识障碍,说明病情严重,应及时严密观察意识变化。
要密切监控和观察宝宝的意识状态,对细微的意识状态改变都要仔细记录,及时就诊并详细告知医护人员,使宝宝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若长时间昏睡,要及时唤醒患儿,逗宝宝玩,让其意识状态清醒。
4.呕吐:由于小儿脑发育不健全,当外伤时第四脑室低呕吐中枢受震荡刺激后极易发生呕吐。
小儿气道细,加上呕吐症状重,容易发生误吸或窒息。所以当患儿出现呕吐时,要给患儿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
5.癫痫:小儿大脑皮质功能不稳定,抑制能力不完善,兴奋时容易扩散,诱发癫痫发生。按照预防呕吐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在孩子口腔中放置毛巾等物,防止咬舌。
6.发热:婴幼儿外伤后易出现发热,可达38~39℃,有可持续较长时间的低热,这可能与小儿体温中枢对损伤反应敏感有关。
38.5℃可使用酒精擦浴降温的方法降温,超过38.5℃可使用冰冰贴或者美林口服等药物降温的方法降温。
小儿颅脑外伤症状不典型,隐匿性强,病情变化和后果严重。家长要注意:小儿颅脑出现外伤,不能大意,要及时就诊。
即使头部CT或磁共振未见异常,也应注意观察患儿精神、意识状况,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颅脑损伤不仅给孩子身心造成伤害和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家长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