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前七夼小学
张林鹏,9岁,该小学一年级二班学生
年5月31日下午2:04时,张女士接到班主任老师刘晓洲打来的电话,说张林鹏头痛,让她接回家看看。2:51时许,张女士与家人到达校门口打电话让刘老师把孩子送出来。刘老师要求家长亲自到教室去接。
张女士称:“到教室接孩子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个老师守护在孩子身边。孩子坐在座椅上,头耷拉在肩膀一侧,嘴唇黑紫,嘴角有半干的白沫,裤子已尿湿,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不管怎样呼喊,都没有反应”。见此情况,家属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张女士称,“与此同时家人紧医院,并在车上不停的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因为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孩子由于长时间窒息脑死亡”。
住院治疗31天,出院一周后,张林鹏不治身亡。
医院的出院记录显示,张林鹏死于小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因。
张女士称,孩子住院期间始终没有恢复意识。入院之初,医生曾建议其放弃治疗,但她还是坚持治疗了一个多月,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孩子的性命。
对于张林鹏为什么会突发脑出血,张女士至今不明白其中原由,她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因为被体罚而导致的。张女士表示,“孩子在校期间经常放学哭着告诉我们老师又打他的头了,而且经常因此怕上代课老师的课,并要求我为他请假来逃避老师的课”。
最让张女士不能接受的是,孩子在校期间突发意外,居然没有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及时送医和守护。
张女士称,根据老师讲,张林鹏发病的时间为当天下午1:50时,家长到达学校的时间是2:51时。在这一个钟头的时间里,医院,也不曾呼叫急救。
孩子发病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张女士称,据同老师讲,当时张林鹏疼的满地打滚……可是即便这样,依然未见一个老师守护在孩子身边,更没有送医的打算。对此,张女士想知道,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什么表现的如此冷漠?
在张林鹏住院到死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医院探望,甚至对家长的疑问没有任何解释。张女士称,校方负责人只告诉她,你可以去法院起诉学校。
张林鹏事发后,班主任刘晓洲半年内工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直到11月2日,莱山教体局才对班主任刘晓洲作出辞退的决定。张女士说,“没有看到辞退意见书,是校长口头告诉我的,辞退理由好像是经验不足,还有收红包的事”。关于收红包的事是,同在11月2日这天,教育局托人送给张女士家人元,说是刘晓洲老师退还此前收了家长的红包。而张女士爆料时并不愿意多提此事,她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一个对学生生命极不负责的学校,一个老师随意收取家长红包的学校,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年9月5日,莱山区前七夼小学校长黄卫卫被评为“烟台市优秀教师楷模”。
日前,张女士就儿子死亡事件前往省教育部门、信访局等单位提交了调查申请。
资料来源by:微博用户
悲伤的女人妮子(小林鹏的母亲)(小林鹏生前生活照)
这不是一篇完整的报道,因为对于瓜众而言,能够开口直言的只有既定事实。尽管很无奈,好在还有微博、公号等有限的发声平台。
在这里,编者想多几句题外话。
一、导致小林鹏脑出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至今没有定论。时隔5个月了,谁应该就此问题作答,不知道。因为从孩子出事、治疗、死亡至今,学校没有态度,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甚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学校竟然没有指派一名老师去探望过孩子或家长。
二、此事件在微博上公开后,张女士毫不避讳地贴出了孩子的过往病史,称年底之前,小林鹏患过肾炎,但已经痊愈停药。那么该病史与小林鹏突发脑出血有没有直接关系,医院的诊断中未曾明确。可能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吧,市长热线工作人员问张女士:怎样的处理结果你才满意?编者想,这句话是不是很突兀呢?按照基本的逻辑,应该是有关单位为此做过怎样的工作,而不是问家长你想怎么样吧。作为母亲,从张女士不避讳孩子病史的行为上看,她并非一个为亲情而舍弃法理的人,她不过是想搞清楚事实的真相。正如张女士对编者讲的,她并非要向谁索赔什么,而是需要知道,在此过程中学校、老师有没有责任?应该担负什么责任?
最让张女士不能接受的是,孩子出事后,所有问题都未能澄清期间,9月份,该校校长黄卫卫被教育局等单位评为“烟台市教书育人楷模”,并在烟台政府网、烟台日报等多家媒体做了公开报道。
孩子在校期间出现不明真相的意外并死亡,校长却欢欢喜喜立功获奖。这是多大的反差?
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八项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孩子发病到家长赶到学校,中间时长达一个多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内,学校忽视,老师漠视,甚至在家长赶到时,孩子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守护,更别说送医急救。想来,这已经不是学校和老师简简单单的失职了,而是找不到任何一丝温度的人性冷漠。要知道,即便小林鹏是自身突发疾病死亡,但延误就医时间,学校也是难辞其咎的。特别是在需要学校老师反省的时候,校长却以“教书育人楷模”的身份站在领奖台上,这种刻意放大的冷漠是在彰显权力的傲慢吗?
四、孩子不明缘由的死亡,带给家长的痛苦而想而知。家长讨要真相应该并无不妥,但是无论怎么努力,答案永远在路上。这注定是一条看不到目标的漫漫长路,一起没有陪伴、没有问津的艰难行程吗?
孩子出事后,张女士向多个行政机关求助,希望孩子的死能有一个明朗的说法,但是很难,就如石子入海,连个声响都听不到。而官媒的反应要么是“不是即时新闻”,要么是“卖点不强”。一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媒体却因抓不住眼球而罔顾,何其可悲?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网络爆料艾特当地几乎所有的相关行政机构后,依然不见回声。编者在此想问问那些顶着国徽、承诺为民服务的官方便民平台,你们的存在只是一个摆设吗?
五、有网友评论,老师收取家长红包与小林鹏的死亡并无关联。是的,红包确实砸不死人。但红包装入老师的口袋,却与本该清新的校风有关,与师风师德有关,与学校日常的廉洁教育有关,与学校上级单位的管理有关。大多时候,人们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谁人又遍览冰山全貌?
把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扩展为多字来诉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痛彻心扉的呐喊。编者由衷的希望通过这起事件,能让学校、老师及所有的教育管理单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