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故事,D女士是我的一个潜在客户,曾经给她做过一次保单整理,想不到我们还能一起经历大家人生中第一次重疾理赔。
.01.12出院报告出炉,理赔有争议
.03.07保险公司电话通知拒赔
.01.10咨询理赔事宜
.01.23提交理赔材料
.03.12保险公司提出协商方案.03.15理赔赔款到账
1月10日:入院手术。晚上我在和朋友吃饭,D女士打电话给我,说小孩脑部做了手术,能不能理赔。问了疾病名称和手术方式,说鞍上囊肿+微创颅脑手术,然后根据她买的产品查找了条款,大致上可以确认,是可以理赔轻症的脑囊肿的。
条款如图:
1月12日:出院。出院后她把出院小结拍给我看,但是写的是鞍上蛛网膜囊肿。我百度了一下,发现这个可能是先天的,对于小朋友是高发的疾病,我告诉她这可能有点争议:先天性疾病是不赔偿的。她说之前问过医生,这个不能完全肯定是先天性的。
1月13号:理赔报案。上午电话报案,保险公司把一并要提交的材料通过短信发给她了。朋友也问我,保险公司会不会很拖拉。我说不会,大家都是按规则办事。
1月23号:提交理赔资料。客户把资料交给了保险公司,并且回复说30天内肯定有答复。
3月7日:拒赔。保险公司口头通知说拒赔,原因是检查报告单上有写“先天性第5、6脑室形成”。朋友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说:不紧张,告诉保险公司,不同意。因为保险法第23条规定:保险公司在收到保险金给付请求后,要30天内做出核定。3月7号,这个时间,无论怎么算,都已经超期了。而且这个是曾经有过理赔判决案例的。
3月12号:协商。保险公司打电话给她,说协商方案:赔付3万,并解除合同。我安抚她说:不紧张,不同意。大不了法院见,真上法院,开庭前的协商环节也就解决了。
3月14日:理赔。中午保险公司回复理赔已处理。保险公司说理赔已处理。
3月15日:理赔到账。按合同条款赔付7.5万元,豁免后续保费元。
其实过年前我就打过几个电话给小A,那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可能是先天疾病这里有问题,要不不会拖那么久。大家可能担心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其实,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癌症啥的,一般理赔都很快,这种情况事故责任清晰清楚,有些疾病理赔就慢些,毕竟保险理赔里面很多学问,不是简单的用时间长短就可以阐述清楚。她这个理赔和年江苏友邦那个案例有一点点像:那个理赔也是年前报案,年后拒赔,很相似,因为友邦没有在30天内及时处理,最后还是赔了万元,不同之处就是当时那个投保人是带病投保的,保险公司其实在那个事情上是占理的,可结果就是那么无奈,保险法就是那么强悍。
这次理赔也让我感悟几点:
1、及时买保险,D女士当时是自己主动找业务员买的保险,没错,自己找人买的,还不是人家推销的。
2、如实告知,避免纠纷。这个案例毕竟朋友之前也不知道小孩子有这个隐患,出生时候也没异常,所以顺利理赔也是有这个原因。
理赔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最近这段时间,让我感慨更多的已有住过院和体检异常的情况下怎样买保险的问题。从过完年到现在,我处理的咨询和投保共有8个客户是体况存在小问题的:
一个是乳腺纤维瘤住院手术+乳腺结节1级;
一个是支气管扩张+肠道息肉+乙肝病毒携带;
一个是精索静脉曲张住院手术;
一个是甲肝;
一个是妊娠期高血压;
一个是阑尾炎住过院+妊娠期糖尿病目前恢复情况未知;
一个是卵巢囊肿住院手术,同时发现乳腺结节,肾结石;
一个是1月腮腺瘤住院手术+同时发现鼻甲肥大;
一个是尿酸高······
他们不能买保险了?当然不是,上面几个客户都已经被保险公司承保了。我觉得除了曾患有恶性肿瘤可能没办法买保险外,其他都还是有办法的,只要你如实告知,配合提交资料或体检,还是有选择的。而且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体况异常客户的核保结论可能不一样,而我们的优势就是可以同时投保几家公司,看哪家核保宽松哪家买,总会有更好的承保结果。比如上面那个腮腺瘤客户,某公司告诉她,如果有人说刚出院就可以帮你买保险,那肯定是骗你的;甚至有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直接拒绝了他,试都没得试。而在我这里,已顺利通过核保。所以相信我,办法总是有的。
有客户说为什么找我咨询保险那么纠结,人家医生都说不用治疗了,在你这里又要告知又要病例又要检查什么的,搞得人好焦虑。如实告知是必须的,焦虑一下子总好过焦虑一辈子,有人为我们的风险兜底,多好。如果因为隐瞒导致后续理赔时发生纠纷,那就不保险了,保险公司是有可能拒赔的拒赔的。既然买保险是为了一份保障,何必不让它更安心、更确定和更保险呢?我希望经我手每一份保单,都能在不幸时候顺利接过你生活的重担,让未来的生活不因风险和意外而改变。
感谢一下公司和同业朋友:翰乔学社的芸娘,江苏的老傅,这个案例大家都出谋划策,也表扬一下我自己。而曾经卖那份保险给她的业务员,除了住院时候打过电话,就没有然后了,同时也感谢D女士的的信任:这个让我自信自豪的锦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