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快看看,我孩子才4岁,脑袋里长了个东西,要不要手术?将来怎么办呀!”
“先别慌,我来看看,你先说说是怎么发现的吧。”
“我小孩昨天晚上在家玩,不小心头重重撞到桌边上了,磕了个大包,看急诊拍了个片子,医生说脑袋里长了个囊肿,虽然说和外伤无关,但脑子里长东西还是很可怕的。”
“其实,蛛网膜囊肿并不是实体的肿瘤,就像是一个小水泡一样,里面包裹着囊液,属于良性病变,先天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就行。”
在门诊,神经外科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蛛网膜囊肿大多是无意间被发现的,有时可能是脑外伤,有时可能是一次头痛,偶尔的头晕,发烧后的短暂抽搐,也有可能是两边颅骨的些许不对称等。儿童蛛网膜囊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
蛛网膜囊肿是囊性“水泡”
蛛网膜囊肿是良性囊肿,可以发生在脑和脊髓内,与蛛网膜密切相关,囊液常无色、清亮,似脑脊液。正常情况下,脑组织表面依次覆盖有软脑膜、蛛网膜、硬膜和颅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脑脊液流动,称为蛛网膜下腔,当胚胎发育出现异常,蛛网膜分裂或复制形成了蛛网膜囊肿。囊肿在CT/MRI中表现为同脑脊液一致的信号,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蛛网膜囊肿偶然发现率越来越高,在儿童中的检出率达到了2%左右,其中,男孩约是女孩的两倍。
那是不是所有的颅内囊性病变都是蛛网膜囊肿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蛛网膜囊肿只发生在有蛛网膜的地方,对于一些脑组织实质里面的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信号的病变要特别引起注意,医院就诊,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多数囊肿无须手术治疗
蛛网膜囊肿多为原发,属于先天性,极少部分为继发性,与外伤、感染、出血等因素相关。
大部分蛛网膜囊肿不需要手术治疗,而且绝大部分囊肿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囊肿的大小、占位效应也不是手术的指征。绝大多数蛛网膜囊肿不需要手术治疗,可能就像“胎记”一样伴随人一辈子。对于首次发现的病人,建议一年后复查,判断囊肿是否有增大趋势,如囊肿无变化,定期随访即可。
只有很小一部分蛛网膜囊肿,引起了正常脑脊液通路的梗阻导致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此时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少部分蛛网膜囊肿后期因为外伤或者自发撕裂形成硬膜下水囊瘤,有些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也有一些保守治疗方法能缓解,因为手术本身也可能会形成医源性的水囊瘤,另外外伤后的囊内出血也可能发生在蛛网膜囊肿。所以,多数患者,特别是对于无症状的儿童,不推荐进行预防性手术,即便是囊内出血,绝大部分也都有一个非常好的预后。
已经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的特殊部位的小囊肿,需要手术干预。因为药物治疗是无法让囊肿消失的,所以对于一些有明显症状的儿童蛛网膜囊肿患儿,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