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 (1)甲醛——对尿细胞、管型 (2)甲苯:——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用于尿显微镜检查、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以及化学成分保存。 (4)浓盐酸——用作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2+等标本防腐。 (5)冰乙酸——用于检测尿5-羟色胺、醛固酮等的尿防腐。 (6)戊二醛——用于尿沉淀物的固定和防腐。
49、多尿:24h尿总量>ml。少尿:指24h尿量<ml。无尿:指尿量<ml/24h,或<17ml/h。
50、肉眼血尿:每升尿含血量≥1ml。镜下血尿: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HP。
51、尿三杯试验,如血尿以第一杯为主,多为尿道出血;以第三杯为主,多为膀胱出血;如三杯均有血尿,多见于肾脏或输尿管出血。
52、尿三杯试验也可区分脓尿部位:如脓尿出现于第三杯,提示为膀胱颈炎、膀胱三角区炎症;如三杯均为脓尿(全程脓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以上的尿路,见于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等。
53、乳糜尿:加入等量乙醚或氯仿,苏丹Ⅲ染色阳性。
55、尿渗量主要与尿中溶质颗粒数量、电荷有关,而与颗粒大小关系不大。尿渗量能较好地反映肾脏对溶质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更确切地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因此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好的指标。
原尿中不存在的物质是红细胞;原尿中的葡萄糖被完全重吸收的场所是近曲小管;原尿中肌酐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
56、晨尿的比密不超过1.,或差值在0.-0.间,或恒定在1.时说明肾浓缩稀释功能已基本消失。
57、低血钾碱中毒尿酸性高,高血钾酸中毒呈碱性尿,变形杆菌感染呈碱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尿PH值不低于6。
58、糖尿病酮症:尿液呈烂苹果味,
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癌:尿液呈腐败臭味,
苯丙酮尿症:尿液呈老鼠屎味。
59、本周蛋白(凝溶蛋白)经乙酸纤维素膜电泳,BJP可在α2至γ球蛋白区带间出现“M”带。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尿肌红蛋白——多见于骨骼肌严重创伤大面积心梗。
60、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即测定尿及血中IgG或白蛋白的比值来求得,>0.2为选择性差,<0.1为选择性好,尿中白蛋白/球蛋白>5时为选择性蛋白尿。
61、80%饱和硫酸铵可沉淀其它蛋白而不能沉淀肌红蛋白可用来签别。
62、管型的基质蛋白为T—H蛋白。远端肾小管病变定位标志物。
T-H蛋白可沉着于肾间质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
63、颗粒管型——肾脏实质性病变;红细胞管型——肾静脉血栓;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为肾移植排异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肾上皮细胞管型与白细胞管型鉴别:加酸法呈现细胞核;酯酶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
64、机体每次进餐后,尿液的pH呈一过性增高,称之为碱潮。
65、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mg/24h或>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
尿蛋白定量>3.5g/24h时,称为肾病性蛋白尿,最典型的病例是肾病综合征
66、磺基水杨酸法——干化学法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
67、尿PH(甲基红或溴麝香草酚),尿比密(多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马来酐),尿蛋白(溴酚蓝),尿糖(色原:碘化钾,邻甲联苯胺),尿酮体(亚硝基铁氰化钠),尿胆红素(2,4二氯苯胺重氮盐),尿胆原(二甲氨基甲醛),尿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砷酸和四羟基对苯喹啉3酚),尿白细胞(吲哚酚酯),尿血红蛋白(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原),尿维C(中性红,缓冲剂,二氯酚靛酚钠)。
68、维生素C对尿糖测定的影响: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mmol/L)时,维生素C与试带中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而班氏法产生假阳性的结果。
69、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胆红素、尿胆原,俗称尿二胆;
70、尿β2-M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
71、hCG是唯一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的胎盘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母血,几乎不进入胎血循环。产后九天或人流25天后HCG恢复正常,产后四天人流十三天后HCG应小于0,男性尿中HCG增高要考虑睾丸肿瘤。
72、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73、镜检粪便中脂肪小滴大于6个/HP视为脂肪排泄过多。
74、正常粪便中G+球菌与G-杆菌比值约1:10。
75、隐孢子虫是AIDS和儿童腹泄重要病原诊断,且要查到卵囊。
76、正常空腹十二小时后胃液残余量为50ML。
77、脑脊液抽取时: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
78、脑脊液黄变症可分为四种,感染性、黄疸性、淤滞性、梗阻性出血性
79、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毛玻璃样浑浊。
80、单纯疱疹脑炎时脑脊液中淋巴样细胞中可发现胞质内包涵体。
81、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
82、蛋白---细胞分离现象(Froin综合症)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所致梗阻脑脊液的特征。脑脊液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症和蛋白质细胞分离
83、髓鞘碱性蛋白(MBP)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
84、神经性梅毒检查首选试验是: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C)。
85、浆膜积液(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用EDTA抗凝,生化检查用肝素。
86、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
87、漏出液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以中性粒、淋巴、嗜酸性细胞为多。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重要几点)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比密
<1.
>1.
Rivalta试验
阴性
阳性
蛋白质定量(g/L)
<25
>30
积液蛋白/血清蛋白
<0.5
>0.5
葡萄糖(mmol/L)
接近血糖
<3.33
乳酸脱氢酶(LD,U/L)
<
>
积液LD/血清LD
<0.6
>0.6
细胞总数(×/L)
<
>
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为主,可见间皮细胞
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或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88、关节腔液高度黏稠,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呈正相关。炎性积液的黏稠度减低,关节炎症越严重,积液的黏稠度越低。
89、WH0建议将精子活动力分为4级:①快速前向运动(Ⅲ级:直线运动);②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Ⅱ级:运动缓慢);③非前向运动(Ⅰ级:原地运动);④不动(0级:不活动)。
活动力参考值:WH0规定正常生育者精子活动力:射精后60min内,Ⅲ级精子应>25%;或Ⅲ和Ⅱ级精子的总和>50%。
90、羊水中AFP增高,主要见于开放型神经管畸形
91、胎儿肺成熟度——羊水泡沫试验(振荡试验)
92、如果空腹胃液量大于ml,BA0大于15mmol/h,MA0大于30mmol/h,且BA0/MA0大于0.6,即可考虑胃泌素瘤。
9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增生、再生、化生
94、核异质: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目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