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第六单元新生儿颅内出血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0903.html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大纲解读

6.新生儿颅内出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复习重点

考点整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脑损伤性疾病。

主要是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缺血缺氧性颅内出血凡能引起缺氧的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以未成熟儿多见。

2.产伤性颅内出血以足月儿多见,因大胎头过大、臀产、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多次吸引器助产者等。均可使胎儿头部受挤压而导致小脑天幕撕裂,硬脑膜下出血,大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3.其他高渗透压的液体输入过快、机械通气不当、血压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内出血;还有少数颅内出血者,是由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脑血管畸形引起。

(二)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日内出现。常见的表现有:

1.意识形态改变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眼部症状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等。

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4.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瞳孔改变大小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7.其他出现黄疸和贫血表现。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急性期为均匀血性和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严重者出生24小时内脑脊液糖定量降低。

2.CT和B超可提供出血部位和范围。

(四)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保持安静,尽可能减少搬动、刺激性操作。维持正常PaO2,PaCO2、pH等。贫血患儿可输入少量的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和水肿。

2.止血及对症处理选择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洛血)等。

3.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还可选用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4.降低颅内压可用呋塞米(速尿)静脉推注,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小剂量20%甘露醇。

5.脑积水治疗乙酰唑胺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必要时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或侧脑室引流。

(五)护理措施

1.绝对保持安静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使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入院后3日内除臀部护理外免除一切清洁护理,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避免因患儿的烦躁加重缺氧和出血,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喂养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备好吸痰用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4.并发症的观察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每4小时测T、P、R、BP并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药。用药后注意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

5.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给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洛血)等控制出血。

6.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给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遵医嘱服用吡拉西坦(脑复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