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高血压四类疗法附医案

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74899.html
年来最早秋分,9月22日21时31分

麻黄汤治愈暴盲

患者,女,37岁,农民,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咳逆无汗。

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目疾六经辨证大法: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表,即起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

今证见寒战无汗,禀赋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迳与麻黄汤一剂令服。

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达ml,今晨头涨痛得罢,目珠涨痛亦止,目赤尽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后以通窍活血汤冲服生水蛭末12克,调理一段,竟得复明,视力:右0.8,左1.2,病愈3年血压一直稳定。李可:麻桂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禁区,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千古奇谈!由此想到古代治中风昏迷欲死,用“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并强调“录验”二字,必有至理,现代斥其非,实不知汗法可以消除溢血,充血之水肿,人本一体,表里同气,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表气通则里气和,中医药有双向调节效能,是通过调燮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

用麻黄注意两点:

1、凡用麻黄必加两倍之蝉衣、等量之地龙,以防止麻黄令人昏眩、心悸、面赤之暝眩效应。

2、另煎分次兑服,斟酌进退,得汗为度,中病则止,不可过剂。以免多汗伤阴,大汗亡阳。

玄府闭塞重者,一次难以通彻,故可隔三、二日再服再汗。

每汗一次,小便通利,脑水肿必减轻一些,脑血肿必消散、吸收一些。

得汗之后,麻黄减为5g,让他发挥通气的作用,直至痊愈。

这是活血化瘀法望尘莫及的。

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麻黄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

从本案的病机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气郁勃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淤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

温氏奔豚汤治疗高血压

胡某,女,46岁。患肾性高血压5年,低压在~mmHg之间。近3年异常发胖,食少便溏,呕逆腹胀,头晕畏寒,足膝冰冷。

近一月服羚羊粉后,常觉有一股冷气从脐下上冲至咽,人即昏厥。约三五日发作一次,其眩晕如腾云驾雾,足下如踩棉絮,形胖而无力。腰困如折,小便余沥,咳则遗尿,时有咸味痰涎上壅。常起口疮,头面自觉轰轰发热,中午面赤如醉。舌淡胖,苔白腻,脉洪不任按,久按反觉微细如丝。

脉证合参,认为阴盛于下,阳浮于上,上热是假,下寒是真。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故怯寒肢冷;火不生土,中阳失运,故见食少便溏。诸阴失阳之统摄,故上则饮逆头眩,挟冲气上冲,下则尿多不禁。异常肥胖亦阴盛阳衰,与寒湿停聚同理。复加误用寒剂,更损元阳,阴盛于下,逼浮阳上越,故见上热假象。

治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投予温氏奔豚汤,附子用30g,另加吴茱萸15g,肾四味(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味)60g,生龙牡、灵磁石、煅紫石英各30g,山萸肉30g。加冷水mL,文火煮取mL,日三服。

3剂后,尿量增多,头已不晕,不再飘浮欲倒,矢气较多,腹胀大减。腹中觉暖,已无冷气上攻。继服10剂,诸症均愈,血压正常。

温氏奔豚汤组成: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功用:主治肝脾肾三阴寒证;奔豚气;寒霍乱,脘腹绞痛;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厥逆,甚则痛厥;寒疝;水肿鼓胀等症。

治高血压四大法宝

李可认为,治高血压的根本大法有四。

一曰藏阳:四逆汤或潜阳丹,于子午二时冷服,令浮阳归宅;二曰镇冲(脉不安于下):温氏奔豚汤加三石(龙牡、磁石)、煅紫石英;三曰透邪:选麻附辛、大小续命汤,开玄府之闭,使寒浊之邪托透于外,阴邪一退,自是一派红日当空,阴霾自消;四曰引导:凡面赤如醉,头痛如劈,目赤耳鸣,轰轰发热,脉大而虚,直接用引火汤自解。

万万不可镇肝息风,苦寒攻伐。犯王冰之戒,则焚墙倒屋,物穷方止,不死不休。

注:王冰论龙雷之火:

病之大甚者,犹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折之,适足以光焰旨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其理,以火逐之,则燔自消,焰光扑灭。

温氏奔豚汤详解

李可:本方由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组成,是山西省中医学校温碧泉老师遗方,与《金匮》奔豚汤名同方异。

本方由人参四逆汤去干姜,桂附理中汤去白术,桂附八味丸去熟地、丹皮、萸肉,加沉香、砂仁、牛膝而成,是一首纯阳益火,救困扶危妙方。

本方温热灵动,彻上彻下,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功能温养先天命门真火,救元阳之衰亡,固元气之厥脱。补火生土,化湿醒脾,补土制水,而消水肿。纳气平喘,安养冲脉;引火归原,制伏奔豚。消五脏寒积,逐六腑冷凝,除骨脉寒痹,破沉寒痼冷,散寒行气治诸痛。

于大队辛热燥药之中,重用一味山药之性润,健脾和胃益肺,补肾强精益阴之品为佐,滋阴配阳,共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之效。

原方无剂量。

笔者经验:

君药附子,轻症温养10克,大病阳衰15~30克,危重急症,斩关夺门,破阴救阳~克;

山药30克;红参平剂10克,急救暴脱30克,加山萸肉90~克;炙甘草平剂为附子的两倍,当附子破格重用时,保持60克;肉桂平剂10克,火不归原用小量(3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药前先吞);沉香、砂仁用小量3~5克。

余药随证酌定。

煎服法:

小剂,加冷水毫升,文火煮取毫升,3次分服。

大剂,加冷水毫升,文火煮取毫升,日3夜1服。上有假热,热药冷服,偷渡上焦。

原方主治:

肝脾肾三阴寒证;奔豚气;寒霍乱,脘腹绞痛;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厥逆,甚则痛厥;寒疝;水肿鼓胀等症。

本方运用要点,以“厥气上攻”为主症,即方名“奔豚”之取意。“奔豚”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属冲脉病变。

冲为血海,其脉起于小腹,循腹上行,会于咽喉。隶属肝肾,又隶属阳明。当肾阳虚衰,肝寒凝滞,寒饮内停,冲脉即不安于位,挟饮邪上逆奔冲,便成本证。

当发作时,患者自觉一股冷气从少腹直冲胸咽,使其喘呼闷塞,危困欲死而痛苦万分。其证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止则冲气渐平,平复如常,与《金匮》描述一致。

方中肉桂、沉香直人肝肾,破沉寒痼冷,温中降逆,为治奔豚之专药,故投治辄效。

李可老中医运用本方34年,临证加减变通,扩大应用范围,用治一切沉寒痼冷顽症、临床罕见奇症,皆能应手取效。尤对危急重症,有起死回生之功。

注意:一人一方,辨证论治,非医师不可擅用。

欢迎疑难杂症案例请扫码交流!

作者: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编辑:爱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6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