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有多种:
1、颅内动脉瘤最常见,占50%~85%;
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AVM),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约占1%;
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
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1、性别、年龄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2、起病情况
突然起病,以数秒钟或数分钟速度发生的头痛是最常见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起病的时间和情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性生活等均是常见的发病诱因。
3、临床表现
突然剧烈头痛,呈胀痛或爆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可为局限性或全头痛,有时上颈段也可出现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或烦躁、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部分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也可出现头昏、眩晕等症状起病。
发病后数小时后出现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明显,Kernig征、Brudzinski征可阳性。部分患者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少数患者可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如动眼神经麻痹、失语、单瘫或轻偏瘫、感觉障碍等。
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精神症状较明显。原发性中脑出血的患者症状较轻,CT表现为中脑或脑桥周围脑池积血,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或其他异常,一般不发生再出血或迟发型血管痉挛等情况,临床预后良好。
专家推介
陶超
科室:神经外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省最大的医教研中心——医院工作。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从事颅脑肿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在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临床论文多篇。擅长颅脑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急症:颅脑损伤,脑出血等;脑积水,颅骨缺损等;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病。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专家推介
尹志君
科室:神经外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苏州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曾先后在医院、医院进修,曾荣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发表论文十余篇。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三十年,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
专家推介
施圣钧
科室:神经外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系,同年进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工作至今,先后在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人民解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多次获院嘉奖和优秀医师称号。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在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病等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
周五全天
专家推介
王津津
科室:神经外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苏州大学在读医学博士,苏州市创伤学会委员,年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年-年医院神经外科学习,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积水,颅骨缺损等诊断治疗,擅长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和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