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治疗还需大笔医疗费无从着落。“我娘把我们兄妹拉扯大不容易,现在我的病治不治无所谓,我只想能把我娘治好。”陈林斌对记者说道。他瘦弱矮小的身体佝偻着,看上去怎么也不像一个33岁成年人的体魄。
今天是陈林斌的母亲杨阿婆施行“经鼻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后的第七天。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杨阿婆。她卧在病床上,见到有人来探望她,布满皱纹的苍白脸颊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嘴上发出吚吚哑哑的声响。手术非常顺利,她的丈夫和儿子守在病床边,眼底却带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担忧。
肿瘤再次复发将有生命危险,还差5万救命钱
杨阿婆是聋哑人,但一手绣活很拿得出手。两年前一直靠绣花赚钱贴补家用,后来她的眼睛渐渐看不清了,也就没有再绣了。家里人当时没有在意,以为年纪大了视力下降,加上杨阿婆聋哑和人无法交流,家里就一直没有重视起来。直到一个月前,杨阿婆因为“左侧肢体无力”医院检查,才发现“垂体大腺瘤”。
杨阿婆的主治医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郑金荣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肿瘤长大了会压迫视神经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发现的时候,患者脑中的‘垂体大腺瘤’已经有三公分那么大,再不动手术就会压迫脑干威胁生命。我们考虑病人的经济条件,尽量地减免医疗费。经过周密医院专家会诊,定下实施目前最先进、创伤最小的手术方式‘经鼻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11月6日动的手术,手术在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的帮助下非常成功。但如果后续治疗跟不上,导致肿瘤再一次复发的话,就危险了。”
“到现在为止已经花费了2万元医疗费,为了避免肿瘤复发,还要去杭州进一步做‘伽玛刀’治疗,加上日常的药物治疗,怎么也得4、5万。家里早就为我治病花光了积蓄,前几年欠下的债都没有还清呢,之前的医疗费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哪里还拿得出钱来?”陈林斌愁容满面,捂着眼低下了头。
“我不治了,只希望我娘能康复”
4、5万这个金额并不算高,但对于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确实已是天文数字了。
用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庭的困顿,远道不尽其中的心酸苦楚。陈林斌是温岭市坞根镇小坞根村人,母亲先天聋哑,父亲严重驼背只能勉强干点农活,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他在机电厂那每月多块工资及政府低保。
空荡荡的毛坯房,是在政府帮助下盖起来的。在这之前,一家三口在当地小学“借住”了5年,后来又在大队屋“借住”了5年。房子里灰色的墙体没有粉刷,厨房里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放着煤气灶和锅,红色的砖体裸露在外,中间凌乱地摆放着一张吃饭用的小桌子和塑料小椅。家里唯一的一件家具,是很多年前一位亲戚不要了送给他们的衣橱,红色的油漆部分脱落。
陈林斌6岁时脊柱外伤,因为没有积极治疗遗留脊柱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大,腰间剧痛难忍。怎么也不忍心让儿子遭这份罪,年,家里四处借钱凑了3万多元,医院给儿子做了手术。祸不单行,那年,陈阿公又因病两次入院治疗,家里债台高筑至今没有还清。
“医生说我的病要是去北京、医院治疗,完全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我也想啊,可家里哪来的钱?我动手术已经不抱希望了,我不治了,只希望我娘能康复。我娘以前绣活特别好,她经手的绣件都是‘免检产品’,别人的交工时都要验,她的不用,可惜现在不行了。”谈及母亲的拿手绝活,陈林斌的语气既自豪又心酸。
命运对这一家人残酷,愿世界温柔相待。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帮这一家人渡过难关,可通过以下方式:陈林斌农行卡号:
转自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