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脑出血研究成果汇总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那么近期关于脑出血研究新进展,梅斯医学小编为您一一盘点。

Stroke:不吃早餐增加6%的脑出血风险

早餐,不仅仅可以果腹。来自日本8万余人追踪1年的研究显示,不吃早餐者,与每天都吃早餐者相比,脑出血风险要高6%。

研究者还发现,每周吃早餐的次数与卒中风险,尤其是脑出血风险呈负相关,也就是不吃早餐的次数越多,脑出血风险越高。研究者认为,吃早餐或有益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为何不吃早餐脑出血风险高?研究者推测,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不吃早餐或会或因空腹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进一步上升,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位居民,平均随访1年间,共有人发生脑出血,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人发生脑梗死,人发生冠心病。

早前还有研究显示,早餐会对血糖产生全天持续性影响,尤其是午餐和晚餐的餐后血糖。可以说吃早餐,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餐后血糖的一个小窍门。

看来,忽视早餐,就是忽视健康。

Stroke: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什么时间开始抗凝治疗?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研究为评估瑞典房颤合并脑出血患者中抗栓治疗的时机以及严重出血和血栓事件的竞争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观察性的数据。

该研究的房颤合并首次脑出血患者来自于年至年期间在瑞典卒中登记中心-Riksstroke确定的患者。Riksstroke和其他国家的注册中心实现了联网,能够查找患者的治疗、合并症和结局信息。在低风险和高风险的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时机通过累积发病率函数来描述,并且分别对出血和血栓事件以及血管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卒中的联合终点进行描述。

该研究纳入了例房颤合并脑出血的幸存者,以人次每年进行随访。在高风险的血栓栓塞并且没有显著增加严重出血风险的患者中,抗凝治疗与血管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低有关。当脑出血后7-8周开始抗凝治疗的效果似乎为最佳。

对于高风险的妇女,当抗凝治疗从脑出血后8周开始的患者中在年内发生血管性死亡或卒中复发的总风险为17%,而在没有任何抗凝治疗的总风险为28.6%(差异的95%可信区间为1.4%-21.8%)。对于高风险的男性,相应的风险分别为14.%和2.6%(差异的95%可信区间为0.4%-18.2%)。

由此可见,这项全国性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7至8周进行抗凝治疗,可以优化治疗获益和降低风险。

Stroke: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有哪些差异?

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是大脑小血管疾病的两个表现形式。什么一些患者倾向发生缺血性卒中,而其他倾向发生脑出血的机制认不清楚。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究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之间差异的潜在相关因素。

研究人员在弗明汉心脏研究(FHS)的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者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者和发生脑出血以及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础患病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共确定了次腔隙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平均年龄74岁,男性占51%)和次脑出血事件(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男性占46%)。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肥胖与腔隙性脑卒中密切相关。高血压,但不是糖尿病、吸烟或胆固醇水平,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可能性。

与腔隙性脑卒中正好相反,相比于对照者,脑出血患者有较低的体重指数(26vs.27);体重指数<20的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增加4倍。在直接比较中,研究者发现腔隙性脑卒中患者有较高的体重指数(28vs.26)和肥胖患病率(比值比为.1);体重指数<20与腔隙性脑卒中显著降低有关(比值比为0.1)。

由此可见,高血压是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不是。不仅与腔隙性脑卒中患者比,还与其对照者比,脑出血患者体重指数均较低,这一发现是无法解释的,值得进一步探索。

Neurology:抗血栓预处理提高原发性脑出血极早期死亡率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以往的抗血小板(AP)和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对原发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影响。

在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根据抗血栓预处理:无、AP或VKA治疗的例患者。并对这些参与者极早期(24小时)死亡、个月的死亡率和功能独立性进行了分析。

在26例(44.6%)接受预处理的患者中,例(27.8%)患者接受AP和89例(16.8%)患者接受VKA治疗。在1.4%的参与者中观察到了极早期死亡,并且在预处理的患者中有所增加:接受AP治疗为19.0%,而接受VKA治疗为27%,相比于未进行预处理的患者6.5%,P<0.。三个月的整体死亡率为40.8%(接受AP治疗为49.7%,接受VKA治疗为58.4%,而未进行预处理的患者为1.1%,P<0.)。与未进行预处理的患者相比,对于接受AP治疗的患者调整后的极早期和个月的死亡率比率分别为2.55(P=0.)和1.56(P=0.),而对于接受VKA治疗的患者调整后的极早期和个月的死亡率比率分别为4.24(P<0.)和2.4(P=0.01)。抗血栓预处理对24小时到个月的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个月的随访中,28.5%的患者保持功能独立,其中接受AP治疗的患者为22.4%,接受VKA治疗的患者为15.7%,其中未进行预处理的患者为5.5%(P<0.)。

由此可见,较高比例的使用VKA或AP进行预防性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24h发生死亡。这两种治疗是极早期死亡率的预测因子。通过对极早期死亡率的较强效应,抗凝治疗对个月死亡率的最终效果仍然很显著。关于开始慢性抗凝治疗的安全问题不仅当计划VKA治疗要考虑,计划AP治疗时也应考虑。

Stroke:脑出血后癫痫药物的使用差异!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了在脑出血患者预防性使用癫痫发作药物的潜在差异。

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前瞻性数据记录的多中心电子健康记录进行审查。电子健康记录的数据取自HealthLNK-伊利诺斯芝加哥从至年(多中心队列)多中心的电子病历库。其他数据为从至年前瞻性编码的数据(单中心队列)。

多中心队列纳入了4个HealthLNK中心的例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是根据不同人种/种族而有所不同(P=0.),使用左乙拉西坦的白人数量将近黑人的两倍(比值比为1.71;95%可信区间为1.4-2.05;P<0.)。在单中心队列研究中(n=),血肿部位、更大的年龄、抑郁、更大的血肿量、不酗酒和人种/种族与左乙拉西坦的使用相关(P≤0.04)。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白人是黑人的两倍(比值比为1.9;95%可信区间为1.25-2.89;P=0.);然而,这种相关性会被高血压病、入院时血压较高和深部血肿位置所混淆。只有血肿部位与左乙拉西坦的使用独立相关(P<0.0),而对于其他变量,包括人种/种族则并不显著。

由此可见,虽然多中心电子健康记录数据显示预防性使用癫痫发作药物存在明显的人种/种族差异,而更完整的单中心队列发现这一明显的差距会被高血压、血肿位置等临床因素所混淆。脑出血后的治疗存在差异是很常见的;然而,行政管理数据可能导致被详细的临床资料所混淆的差异不容易在电子健康记录中被发现。

Neurology: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死率的时间趋势如何?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在极早期(48小时内)的病死率时间趋势是否与发生在48小时和0天之间的病死率有所不同。

研究人员通过以人口为基础的登记前瞻性地纳入了在年至年之间发生在法国第戎的所有ICH患者(人)。研究人员在个时期对参与者的0天病死率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个时期分别为:-年间、4-2年间和-年间。对人口统计资料、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和ICH的位置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了不同时期和48小时病死率以及在48小时和0天期间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共记录了51例ICH病例(其平均年龄为72.9±15.8岁,女性占52.7%)。研究人员发现0天期病死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年间为40.9%,在4-2年间为.5%,在–年间为29.6%(4–2年间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71,95%可信区间为0.47–1.07,P=0.,–年间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49,95%可信区间为0.2–0.7,P<0.)。在整个研究期间,4.6%的一个月内死亡患者发生在ICH发病后的48小时内。在前48小时内发生的病死率并没有存在时间的变化,但是在在48小时和0天期间病死率可以观察到随着时间而降低(与-年间相比,4-2年间风险比为0.5,95%可信区间为0.1-0.90,P=0.02;-年间风险比为0.2,95%可信区间为0.2-0.55,P<0.01)。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27年中,虽然0天病死率显著下降,额外的改善急性ICH的治疗仍是有必要的,因为极早期的病死率(48小时内)并没有改善。

Neurology:脑出血后急性期血压变化的种族差异

目的:评估脑出血(ICH)后急性血压(BP)的种族差异,ICH后的这种差异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在脑出血种族差异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比较非西班牙裔黑人(黑人),非西班牙裔白人(白人)和西班牙裔受试者在现场(急救医疗服务,急诊科(ED))及入院24小时血压。

BPS在现场(,并在24小时内进行比较和调整组间差异(黑色),,在脑出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少数种族差异。应用个月改良的RankinScale(mRS)得到的预后。校正基线差异,研究者分析良好预后(mRS≤2)和死亡的种族差异。

结果:在例脑出血患者中,0%例为白人,7%为黑人,%为西班牙裔人。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者比白人患者有较高的EMS和ED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入院24小时后,黑人患者有较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调整基线差异,EMS收缩压,ED收缩压和舒张压及24小时舒张压存在种族/民族差异。只有ED收缩压和舒张压与不良预后相关,并没有血压预测死亡。校正组间差异,包括急性血压,研究发现个月的功能预后和死亡率无种族差异。

结论:虽然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者比白人患者在基点呈现较高的血压,研究者发现个月功能预后和死亡率无种族差异。不同种族的人群中,ED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功能预后不良有关,但与死亡无关。

Circulation: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强有力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出血(ICH)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高血压和ICH之间的联系存在种族差异,但既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有限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调查了经过治疗的高血压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作为ICH的危险因素,是否受到了种族的影响。

ERICH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ICH患者。根据年龄(±5岁)、性别、种族/民族、地区等,按1:1匹配对照组。获取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等情况。使用条件逻辑回归分析对同一种族患者进行比较,使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总体ICH,以及按ICH部位等分组分析。

研究纳入了例白人、例黑人和西班牙裔ICH患者。对于ICH患者,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黑人(4.6%,p0.)和西班牙裔(46.9%,p0.)的ICH风险高于白人(2.7%)。校正酒精摄入量、抗凝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状况等因素后,多变量分析显示,经过治疗的高血压仍是总体ICH的危险因素(白人OR1.57,95%CI1.24-1.98,p0.;黑人OR.02,2.16-4.22,0.;西班牙裔OR2.50,1.7-.62,0.)。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对总体ICH的危险影响更大(白人OR8.79,5.66-1.66,0.;黑人OR12.46,8.08-19.20,0.;西班牙裔OR10.95,6.58-18.2,0.)。此外,种族和ICH风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0.)。

不管高血压有没有经过治疗,都是ICH的风险因素;如果不治疗,ICH的风险会进一步扩大;相对于白人而言,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对黑人和西班牙裔的ICH风险影响更大。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载APP

↓↓↓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jfxnzwm/10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