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蛛网膜下腔

目前认为去氧肾上腺素是蛛网膜下腔麻醉(spinalanesthesia,SA)下行剖宫产手术术中维持产妇血压的一线药物。然而,由于去氧肾上腺素常规剂量下只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所以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升压的同时产妇常出现心率(HR)和心排出量(CO)的降低。这促使研究者致力于寻找它的替代品,如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相似,都是有效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但是,去甲肾上腺素和麻黄碱还具有弱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效应。后者能抵消用药后心率反射性减慢的效应,提示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在SA过程中发挥更稳定的升压作用。

近期的一些类似报道并未能明确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获得相对作用效应时的相对剂量,因此,明确去甲肾上腺素使产妇获得最佳的升压效果时的最佳用药剂量,获得两种药物更准确的相对剂量-效应关系并指导临床应用对产妇而言非常具有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发表于年的Anesthesiology杂志。

背景研究显示,在蛛网膜下腔麻醉(spinalanesthesia,SA)下行剖宫产手术期间维持产妇血压的治疗方案中,可以将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替代去氧肾上腺素的一种选择。其优势在于避免产妇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后出现心率和心排出量下降的风险。然而,这两种升压药的相对效力在既往研究中并没有完全阐明。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分级的剂量-效应研究,研究对象为例在SA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入选标准:未进入产程、血压正常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基础收缩压范围在90~mmHg。排除标准:ASAⅢ级或以上,已知胎儿异常,孕前存在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已知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存在任何SA禁忌,已知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过敏,体重<50kg或>kg,身高<cm或>cm,无法或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年龄<18周岁。

产妇在手术室内接受常规监护。监测右臂无创血压,监测周期为1min。血压基础值的定义为连续测量且变化不超过10%的三个血压值的平均值。低血压的定义为收缩期压<基础值的80%。

产妇首次出现低血压时,通过单次给药的方式[去甲肾上腺素给予6种剂量(4、5、6、8、10或12μg)中的1种,或者去氧肾上腺素给予6种剂量(60、80、、、或μg)中的1种]提升产妇血压。

注射研究药物后暂停血压监测周期,直到60s后重新开始测量,此时第一个BP值被记录并计算出效应数据。“效应”的值根据如下公式(图1)计算:

图1效应值计算公式(A:基础收缩压,B:首次出现低血压时的收缩压,C:静脉注射研究药物60s后首次测得的收缩压)

选择给予升压药60s后测量并评估BP是基于先前的研究指出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峰值发生在经中心静脉注射32s~47s后。

效应幅度以收缩压完全恢复至基线值的百分比来衡量。剂量-效应分析使用非线性回归导出4-PL(四参数逻辑拟合)剂量-效应曲线,通过比较来明确其相对效力。

结果

产妇一般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基础收缩压分别为±10mmHg(去甲肾上腺素组)和±9mmHg(去氧肾上腺素组)(P=0.79)。两组产妇SP实施首次出现低血压的平均时间分别是±39s(去氧肾上腺素组)和±32s(去甲肾上腺素组)(P=0.23)。在首次发生低血压时平均收缩压分别为83±10mmHg(去甲肾上腺素组)和83±11mmHg(去甲肾上腺素组)(P=0.99)。上述3组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给予各个剂量升压药的亚组间,给药前和给药后的BP改变见表1。这些数据生成的剂量-效应曲线如图2所示。由模型导出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1使用不同剂量升压药与收缩压变化的效应关系

图2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四参数剂量–效应LogisticS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效应值通过收缩压完全恢复值与基线值的百分比来显示。所有患者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显示。横轴是对数刻度。剂量的反对数值显示在对数(剂量)值方法便于解读。

表2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数据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和四参数S形剂量-效应曲线的参数值

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的ED50值为10μg(95%CI,6-17μg)、去氧肾上腺素的ED50值为μg(95%CI,79-μg)。两种药物的相对效力比13.1(95%CI,10.4-15.8)。两种药物的ED90值分别为18μg(95%CI,5-63μg)(去甲肾上腺素)和μg(95%CI,66-μg)(去氧肾上腺素)。

结论

研究对SA下剖宫产手术中产妇首次出现低血压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治疗的剂量-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估计去氧肾上腺素μg的效力相当于去甲肾上腺素8μg(95%CI,6~10μg)。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未来类似研究具有帮助。

麻海新知的评述

本研究明确了SA下行剖宫产术术中首次出现低血压时单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的效力比为13.1(95%CI,10.4~15.8)。此结果表明,在研究条件下与去氧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μg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的等效剂量为8μg(95%CI,6~10μg)。

近年的一些研究对SA下行剖宫产术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临床效应进行了比较,但这些研究使用的相对浓度或剂量都不统一。本文作者的团队的前期研究通过闭环反馈、计算机控制下输注去甲肾上腺素5μg/ml与去氧肾上腺素μg/ml对两者的临床效应进行比较,但研究缺乏对药物进行恰当的量效对比,其相对剂量是根据更早的研究结果(一项研究通过引起人的大隐静脉收缩比较两种升压药的效力并提出效力比值接近于20:1)估算而出。然而其他的研究报道显示,去甲肾上腺素组的平均给药剂量和用药总量均大于去氧肾上腺素组。这表明,两者之间真正的药物效力比可能低于20:1。本项研究的结果与此一致。

近期Vallejo等对固定速度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1·min-1与去氧肾上腺素0.1μg·kg-1·min-1(剂量比为1:2)进行了比较。但在一篇针对此研究的评论中,Smiley等几乎完全否定了此项研究,认为该方案中的比较是不等效的。Onwochei等进行了间断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防SA下行剖宫产术术中低血压的剂量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去甲肾上腺素的ED90为5.80μg(95%CI,5.01-6.59μg),推荐的实际使用剂量为6μg。与此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在产科麻醉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为6μg/ml,之前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的浓度为μg/ml。本项研究中,6μg/ml去甲肾上腺素与μg/ml去氧肾上腺素的等效剂量估计值的95%可信区间相符合。

在产科麻醉中,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应用研究相对较新的药物。本研究指出,由于在提升血压的同时降低了产妇出现心动过缓的风险,去甲肾上腺素比去氧肾上腺素更具有潜在的优势,虽然麻黄碱也具有联合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但是由于其起效缓慢、作用持续时间长、容易通过胎盘并可能刺激胎儿代谢从而降低胎儿pH等劣势,因此近期麻黄碱在产科麻醉中的使用情况已有所下降。虽然目前尚无研究评估去甲肾上腺素与胎盘屏障的关系,但其对胎儿酸碱状态没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影响,进而认为其对胎儿代谢没有明显不利影响,并建议在产科麻醉中应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在新生儿的结局上与去氧肾上腺素相比具有差异。虽然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HR降低可能导致母体CO下降,但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其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目前对于非择期手术缺乏相关的数据,也许这种情况下产妇CO的改变对胎盘血流量的影响可能意义更大。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可能还需要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niuer.com/jfxnzwm/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