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朋友的的担忧:“大夫,我血管狭窄,血管有斑块,做缺血预适应训练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吗?”,“大夫,我的家人刚犯脑梗塞,做缺血预适应训练,会引起出血吗?”,“大夫,我曾经有过脑出血,我能做预适应训练吗?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吗?”,"大夫,我准备过段时间做脑血管支架手术,我在这之前做预适应训练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答疑解惑下:缺血预适应训练不会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脑出血风险。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机制是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缺血缺氧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与传统的药物、手术治疗不同,需要每天规律地进行训练。预适应训练仪使用方法: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2.将臂带缠绕于一侧上臂中上段,气囊加压至~mmHg,维持5分钟,随后释放气囊压力休息5分钟为一轮;3.每次连续重复4轮,共35分钟,每天做两次。建议上午、下午各1次,双侧上下肢交替进行。缺血预适应是经常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训练,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缺血预适应训练是一种内源性物理治疗。缺血预适应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大脑及其他器官组织达到缺血缺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无手术风险,效果稳定,无衰减,无需终身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病变的治疗具有独特辅助作用。缺血预适应训练有别于药物和手术、支架植入,无药物副作用与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担心手术风险或手术并发症的病患。当然,缺血预适应训练只是卒中管理中一个环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还必须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少酒,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根据研发团队的临床经验表明:缺血预适应训练并不会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的风险。很多老病人至今已坚持训练多年,并无此不良反应。研发团队曾对70岁以上,甚至高达80多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预适应训练。研究发现:训练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高龄老人的出血风险,也不会对冠心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前应用缺血预适应训练,不但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反而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研究发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给予2周缺血预适应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增加出血风险,反而能显著降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48小时内头颅MRI-DWI检查发现的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并减小脑病灶体积。本研究团队近来对动脉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取栓治疗术前和术后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各一次,并在随后7天内进行每天1次的缺血预适应训练。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治疗的危重病人,此训练方法仍安全可行,无不良事件发生,也不影响患者临床常规治疗。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在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均没有明显变化。国外相关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缺血预适应训练并没有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的研究,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13例应用缺血预适应治疗仪在上臂训练一次(包括4个循环的缺血和再灌注)。结果发现:治疗组13例患者均能配合完成缺血预适应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出血相关事件,治疗组患者均能耐受缺血预适应训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刚发生脑梗死)患者应用缺血预适应训练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夹闭或弹簧圈栓塞)后,应用缺血预适应训练安全可行,患者耐受良好,且并没有引起任何损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ncx/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