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每日一练初级主管基础测

初级护师

1、7岁患儿,突然发现双下肢,胸腹部大量红斑,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发痒,双膝关节痛。1周前曾患“感冒”。该患儿可能的疾病是

A、过敏性紫癜B、风湿性关节炎C、血友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急性肾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根据患儿的特征性体征可知其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继而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呈斑丘疹状出血性紫癜,部分皮疹可融合,2~3周后皮疹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黄褐色而渐消退,但新皮疹成批发生,损害多见于小腿伸侧,也可向上发展累及躯干和上肢(A对BCDE错)。

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A、上呼吸道感染B、腹泻C、杨梅舌D、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E、指(趾)端膜状脱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的肢端变化为本病的特征,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呈广泛性硬性水肿,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并有疼痛和关节强直,继之手掌和脚底弥漫性红斑,体温降低时,手足皮疹和硬性水肿也消退,同时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屑,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E对ABD错);杨梅舌是由于某些充血性疾病引起的舌乳头充血水肿、突起、增粗发红、舌苔发白形似杨梅的一种特征,可见于伤寒、川崎病(C错)。

3、下列符合川崎病皮疹特点的是

A、呈对称性B、荨麻疹样皮疹C、可有水疱D、以环形红斑多见E、呈离心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川崎病患者在发热时或发热后不久可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多形性,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斑丘疹,无水疱或结痂(B对ACDE错)。

11岁男童,因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点来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

4、近日该患儿主诉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大便变黑,其应当采取

A、禁食B、半流食C、无渣饮食D、低盐饮食E、低蛋白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过敏性紫癜,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是主要累及部位,并出现相应的表现,约有2/3患儿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多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内,亦可发生于紫癜出现之前,患儿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是由于肠道病变引起肠蠕动增强或痉挛所致,该患儿出现腹痛、恶心、黑便,判断该患儿已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此时应卧床休息,限制饮食,给予无渣饮食,出血量多时考虑输血并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C对A错);半流食适用于口腔及消化道疾患,体弱等(B错);低盐饮食适用于心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的患者(D错);低蛋白饮食适用于限制蛋白摄入的患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昏迷等(E错)。

5、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可出现()

A.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C.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D.X线示关节腔变窄,关节面融合E.血淀粉酶升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有心脏受损者可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心电图主要为ST段和T波改变、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低电压、心率失常等,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改变,于病程的第2~3周检出率最高,多在病程1~2年恢复(A对BCDE错)

主管护师

1、患者,男性,43岁,因急性脑出血入院,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评估,发现病人目前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呼吸不规则,二便失禁,两侧瞳孔扩大,角膜反射消失。其意识状态是

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迷E、深昏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浅昏迷时,对疼痛剌激有反应,腱反射肌张力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等。脑电图明显异常。

2、杨女士,26岁。患有风湿性心脏病10年。大便是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意识清楚,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房纤颤。该病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B、脑栓塞C、脑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心源性栓子为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各种心脏病都有产生栓子的可能,尤以风湿性心脏病瓣膜赘生物、附壁血栓脱落最常见,常见的脑局部症状为局限性抽搐、偏盲、偏瘫失语等。(B对)

3、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除蛛网膜下隙出血)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脑脊液检查B、CTC、MRID、电生理检査E、脑电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包括脑血管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等疾病,发病后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眩晕、共济失调、精神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除蛛网膜下隙出血外,急性脑出血疾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为CT检查,能够做出早期诊断、准确的鉴别,并能直接显示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出血数量(B对ACDE错);蛛网膜下隙出血可通过临床表现和脑血管造影进行确诊。

4、脑血栓形成的“超早期”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发病后的

A、1小时内B、3小时内C、6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脑血栓治疗时以抗凝治疗为主,同时应用扩血管药、血液扩充剂以改善微循环,发病6小时内可做溶栓治疗,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应用溶栓药物前首先需经CT证实无出血灶,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C对ABDE错)。

5、患者,女,70岁。有高血压病史25年,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左侧上下肢瘫痪,诊断为“脑出血”。此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头部热敷B、补充血容量C、发病48小时内避免搬动D、12小时后给予鼻饲饮食E、去枕平卧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脑出血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减少脑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C对E错);脑出血的患者禁忌脑部热敷,以防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增大(A错);患者有高血压,应限制补液(B错);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上消化道出血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D错)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ncx/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