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节日的鞭炮声仍在耳边回荡,节日的家乡味仍在鼻尖萦绕。初八上班第一天,医院神经外科送走了丙申猴年第一批康复痊愈的患者,让他们可以赶上正月的庙会,可以回家欢欢喜喜闹元宵。节日期间,同广大奉献在一线的员工一样,光谷医院神外人也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守卫人民健康的一线,收治了数名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危急患者,还收治了一些趁着寒假学时不紧、家长返乡可以陪伴的择期手术患者。他们当中有几位在雷霆教授、李小玲护士长领衔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已顺利康复,他们出院时发自内心的欢笑是对我们工作最中肯的评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高兴之际同大家一起共享。
耿婆婆一个自摸飞来横祸
春节临近,既往有高血压的59岁耿婆婆,家人团圆、儿孙绕膝,极其欢乐,兴高采烈地摸起家麻雀(麻将),几圈下来摸到一手好牌、一个自摸,十分兴奋,眼看着就从板凳上滑溜了下去,再喊已不能唤醒,医院,医院判断病情危急并联系急送医院光谷院区。
急诊CT发现颅内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较大,医院急诊科医生立即请医院神经外科(简称“我科”)会诊,当班韩林副教授查看病人并将病人情况向上级医师雷霆教授汇报讨论后,建议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向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后,家属表示同意,医院做出的一切抢救安排。遂立即启动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协作下急诊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病情逐步趋于稳定,神志逐渐恢复。家属甚为感激,考虑到仍在节期家人来回奔波多有不便,家属将病医院逐步康复。在此,我们也祝愿她早日站起来、走起来、跳起来、家麻雀摸起来!
罗婆婆一个弯腰头痛欲裂
罗婆婆今年56岁,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打电话回来说这个春节在咱家过,婆婆心里乐开了花,早早在家扫尘土,弯腰扫出床下积灰时突感剧烈头痛、难以坐立,老伴立即呼叫急救车急送我院急诊科,头部CT发现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不易于颅内埋有一颗炸弹,何时引爆,难以预计,一旦破裂重者致命。对于罗婆婆颅内有无此类炸弹、具体方位如何亟需明确,若有炸弹则这一炸弹必已火星四射蠢蠢欲动,不及时排拆,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虽然临近佳节,雷霆教授、张华楸副教授、李小玲护士长领衔的医护团队立即联系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组建多学科合作组,短时间内完成了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了婆婆头痛的元凶和方位。随后在麻醉科梅伟教授、手术室陈红护士长领衔的麻醉手术团队的协作下,顺利排爆,显微夹闭了罗婆婆颅内的动脉瘤。术后经过我科护士们的精心照料,罗婆婆恢复良好。
正月初六上午满脸笑容的婆婆出院之际说: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间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管他有钱没钱明天也去过个情人节!在此,我们也祝愿她们老两人恩爱依旧、健康长寿。
王女士穿针引线遇困难
今年45岁王女士,擅长手工,爱织补,近日在家闲来织补衣裳,发现视力大不如前,穿针引线也需要孩子们帮忙了。子女们难得在家陪她,医院检查检查。一检查就发现脑袋里面长了个肿瘤,正好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一家人忧心匆匆,坚持春节期间接受手术。
为了解除肿瘤对视神经的压迫,更为了解除肿瘤对患者及家人心理上的压迫,雷霆教授决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精心保障下,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肿瘤显微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王女士就说视力明显好转,可以清晰地看见来查房的雷教授的笑容,同时情真意切地说道:父母给了我生命,雷教授您给了我光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术后第三天就迫不及待地出院回家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去了!
忧愁的小丫头露出了纯真、自信的笑容
小喻同学今年七岁了,上学之前整天欢声笑语、活泼开朗,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打闹。然而入学以来有了些许变化,不喜言笑,不愿主动与小朋友们接近了。家长一度怀疑是不是老师太严厉了,通过和班主任的交流回忆发现,小姑娘在学校尿过几次裤子,从那以后小孩子就变得畏手畏脑、胆胆怯怯的了。但是同学们也没有为此嘲笑她呀,老师还拿自家小孩的裤子给她换上了几次呢。原因在哪呢?老师仔细回忆发现每节课刚上课时还好,上了一会后,小姑娘就变得比较焦躁,无心听课了。小姑娘说自己要每节课都提前去厕所,不然就会尿裤子。老师和家长商量医院检查检查。
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患儿先天性脊髓栓系,需要手术治疗。春节就在眼前了,医院都建议春节假期过了再做,最后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我科咨询,雷霆教授仔细查看小孩后亦建议手术,家属反复向雷教授介绍家庭情况,恳请春节前期手术治疗。原来患儿一家住在大悟山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想趁着返乡时节,照顾女儿手术,以尽父母之责,陪伴女儿共度劫难。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雷教授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并联系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给予协助,为了确保解除病痛而不带来意外伤害,特安排我科主院区电生理监测医师刘星、郭超前来支援。功夫不负有心人,术后三天患儿就恢复了自主排便功能。
出院时小朋友脸上终于露出了她久违的笑容,家人脸上的愁容也消失殆尽。她爸爸说,今年要好好在家陪她闹元宵、看灯展!祝愿他们元宵佳节开心快乐!
春节期间我们有的不能与家人团聚、有的不能全身心的陪伴家人,我们对家人也心怀愧疚,但是他们的顺利康复和出院时真诚的笑容可以稍稍抚平我们内心的愧疚,可以稍稍增添家人对我们失陪的宽容与理解!让我们一起分担寒潮、风雷、霹雳;让我们一起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医院光谷院区神外部分专家简介雷霆,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留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神经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武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同时分别被《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20余种国内杂志聘为编委。十余年来,主持和指导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并建立了神经外科中德神经肿瘤分子内分泌实验室。在培养众多神经外科博士和硕士生同时,还指导博士后6名。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通过国家硕士生入学考试,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李龄教授,毕业后留校经历系统神经外科临床培训。年又通过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各级考核和考试,获得国家教委-DAAD奖学金公派赴德国艾尔朗根-纽医院师从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R.Fahlbusch教授和M.Buchfelder教授以及垂体分子内分泌专家Adams博士进修神经外科并攻读博士学位。于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按期回国,进入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在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蒋先惠教授和薛德麟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后,曾多次以高访学者身份分别赴德国哥廷根、艾森、艾尔朗根-纽伦堡、弗来堡、马尔堡和海德堡,瑞士和美医院访问交流。临床上不仅亲自同时积极指导和不断推动科内医生探索新技术新业务,极大促进了科室亚专业神经肿瘤外科、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与重症监护、脑血管病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以及分子神经外科等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在全面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且年手术量超台同时,尤其重点研究鞍区病变(垂体瘤、脑动脉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和脊索瘤)显微手术,其中垂体肿瘤经鼻蝶“锁孔”微创手术(个人年手术量00余台),并积累了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几年来亲自主译国际专业巨著《神经重症医学(德文)》,在临床着力研究神经外科重症医学并不断实践。
万锋,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国际期刊《BrainResearch》、《TumorBiology》审稿人;《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编委。个人研究方向为脑肿瘤、胶质瘤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儿童神经外科,承担多项胶质瘤国家级科研课题,负责项目两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2篇,参编《脑肿瘤》、《小儿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疾病诊疗指南》、《颅脑损伤》、《实验外科学》多本神经外科专著。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同年通过国家博士生入学考试,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薛德麟教授,博士毕业后留校经历系统神经外科临床培训;年-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德国海德堡大学Heinz-Goetze联合奖学金赴德国海医院,师从德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AndreasUnterberg教授和ChristelHerold-Mende教授进行神经外科博士后训练;博士后出站后按期返回神经外科工作。其后,曾多次以高访学者身份分别赴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外科、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柏林Charite医院神经外医院访问交流。中国胶质瘤协作组委员。德国蛇牌学院-Charite医院“儿童脑积水项目”首期成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胜任多种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擅长小儿神经外科。
韩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特邀编委、《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审稿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篇。参编《颅脑创伤》、《小儿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等神经外科学专著。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雷霆教授,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经历系统神经外科临床培训;年-年获中德医学学会-德国海德堡大学神经外科联合资助赴德国海医院师从德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AndreasUnterberg教授和ChristelHerold-Mende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按期回国工作。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十年,临床经验较为丰富,能独立完成多种神经外科手术,主要从事神经肿瘤外科、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工作。
光谷院区神经外科第六病区联系-;-。
医院光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