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还在靠投简历找工作为什么说这批人

年底了,你是不是又蠢蠢欲动,有了跳槽换东家的想法?

跳槽,不是说跳就能跳的,跳的好不好,还真不是靠撞大运。

发这篇文章,希望给想要跳槽或正在跳槽路上的你一点启发。

写在前面:

你有多久没有换工作了?如果现在萌生了离职走人的想法,你第一时间做什么?

将挂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的简历更新一下,看到心仪的职位,就点击申请职位发送简历?

上网狂搜查看最近的招聘会,然后准备参加?

联系猎头或朋友推荐?

说实话,人过30,如果还要在网上海投简历和挤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那你真的就彻底out了。

这样的求职方式,你永远无法进入心仪的公司,得到心仪的岗位,因为你完全没机会出现在用人单位的视野中。

想要换工作,就得先了解招聘单位是如何发现人才的,并按图索骥。

在北森人力资源公司年的一项人才调查报告中,显示了如下有效的招聘渠道:

其中内推,猎头和人才库成为简历转化率最高的途径,针对上图,几个名词的解释如下:

简历转化率:简历转化为面试机会的比率。

内推:内部推荐,指候选人通过人脉关系,获得目标公司的员工内部推荐。

人才库:企业建立的候选人才资料库。

你发现了吗?这些和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求职渠道基本相反。

01

内部推荐

招聘成本低,周期短,匹配成功率高的特点,让内部推荐渐渐成为很多公司在开放一个空缺职位时的首选招聘方式。

内推的前提是,你得有丰富的人脉关系。

一旦你有求职意向,就要把消息散播给亲戚,同学,朋友以及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通过大家的触角,发现市场上正在招聘的相关岗位,然后通过他们进行内部推荐。

这么做,其实你已经悄无声息成功绕过正在外部海投简历这个职位的茫茫大军,你的简历会目标精准地直接送到HR或主管负责人面前。

先不说最终是否能成功拿到offer,通过内推让用人单位认真看完你的简历,成功率就已经很高,接下来极有可能安排一个电话面试或现场面试。

回顾我周围的案例,通过内推完成的岗位招聘不在少数。

公司曾有个销售总监的空缺,下属阿佩就向我推荐了她的一个朋友的朋友沈飞。

阿佩说沈飞现在在杭州工作,但是家在北京,孩子快上小学,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回到北京,于是最近启动求职计划,请老同事和老朋友帮忙。

就这样沈飞的求职消息辗转到阿佩这里,刚好公司正在招聘销售总监,阿佩觉得我和HRD(人力总监)关系更好,就决定请我帮忙推荐。

我看了沈飞的简历,经验丰富,能力很强,就将简历转给HRD看,她看后也非常感兴趣。

后来HRD和沈飞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电话面试,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HRD说:“我准备下周安排总经理和沈飞直接面试。木沐,如果最后成了,你可帮我省了一大笔猎头费!”

另一个案例是,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她下周要去面试一家强公司,这是她的好闺蜜帮忙推荐的机会。

我问她胜算如何,她说:“面试就是走个流程,问题不大,毕竟内推过去的。”果然没几天,她就接到了正式的offerletter。

内部推荐从各方来讲,都是多赢的局面:

招聘方:省钱,时间短,见效快。

推荐方:推荐成功,公司会有一笔奖励;帮助朋友成功求职。

候选人:简历转化率高,面试机会和最终拿到offer的可能性更大。

你肯定在朋友圈里曾看到有人发出招聘职位,希望大家推荐的信息,这就是在进行内部推荐。

下次换工作时,记得不要急着去投简历,而要先把自己的简历好好包装和更新,然后把求职意向在你的人际网络安全地散播(不要让现任公司和同事知道),请大家帮你留意最近的工作机会。

到时你会发现求职之路一下就拓宽很多,机会扑面而来,没准儿会让你应接不暇。

02

猎头推荐

在领英的一份人才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数据一:主动型人才VS被动型人才

所谓主动性人才,就是主动寻找外部机会;被动型人才就是别人(猎头或朋友)找到你,介绍和分享一个工作机会,你开始动心并考虑。

越是针对高级岗位和高端人才,被动的比例会更高。

数据2:对新机会感兴趣的人群比例

这两组数据看上去有点矛盾:我们感觉主动型似乎才会对新机会感兴趣,被动型并不感冒,而被动型人士占比却达80%左右,所以至少80%的人对新机会不感兴趣。然而第二张图却显示有95%的人都会对新机会感兴趣,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主动型只是说他们会主动出击,寻找机会;被动型是并未主动寻找工作,而是被动接受别人对新机会的推荐和介绍后,也会表示有兴趣。

也就是说不论主动型还是被动型人才,面对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都会非常感兴趣。

那么问题来了,我又没有意愿换工作,好好的谁来跟我介绍那些好的机会呢?

没错,就是猎头们!

不论主动通过猎头找下家,还是经常被动接到猎头电话,你都必须去认识猎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目前猎头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有根据行业划分的,有根据岗位划分的,有根据职级划分的,也有根据年薪范围划分的。

尤其针对毕业5年后或30岁以上的岗位,公司在招聘时,外部渠道通常会使用猎头帮助寻找。

那如何认识这些猎头呢?这里有几种方法推荐:

通过身边经常和猎头打交道的朋友介绍;

在猎聘网上或招聘网站的猎头专区,主动添加猎头为好友,尤其那些专注于你所在行业或求职意向岗位的猎头。如果你的简历不差,他们都很乐意添加;

在领英或其他职场社交网站上,主动添加猎头为好友;

针对猎头公司发布的岗位信息,留意下方猎头的联系方式,记录并跟踪;

参加相关社交活动,结识猎头。

最好能加上猎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uwang.com/zwmncx/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