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过高的血糖可以引起机体的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这与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微血管病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常被简称为“糖网”。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等,后期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者会导致失明。虽然糖网能够导致失明,然而它是可防可控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非常重要。
初步了解糖网分期
我国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六期,前三期称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阶段比较容易控制,且经过一定的治疗是可恢复的,后三期称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阶段视力恢复很难,控制病情的进展也不容易。到了增殖性糖网的阶段,恢复视力很难,控制病情也相当不容易。
如何早期发现糖网
前面以及谈到糖网会导致失明,然而在早期发现病变,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恢复,阻断疾病进一步发展。作为糖尿病患者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去进行眼底检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视力和眼底的检查,之后每年复查1次。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中对糖尿病眼科检查给出了具体的时间建议如下: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如果是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发病,可以在12岁开始首次眼底检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筛查,之后每年1次或根据情况,如果是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该进行筛查。不过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有些人高糖生活很多年而不自知,所以诊断糖尿病时就可能存在糖网,所以在确诊时就要进行眼科检查,之后每年检查1次。
发现糖网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降低致盲率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等。
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因为眼底微小血管的闭塞,眼底会代偿性出现新生血管形成。然而这些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导致眼底大量出血、最后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所以说新生血管是导致患者视力改变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对于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可采用激光治疗,光凝手术可凝固出血点,封闭新生血管,减少视网膜细胞耗氧量,防止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水肿,以控制病变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从而缓解病变,不过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善已经受损的视力。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糖网要及时治疗,切勿延误最佳的治疗期,早期处理获益多。
预防糖网需要三管齐下
糖网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预防糖网和失明要做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三管齐下的方式不仅仅对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意义,亦对其他的并发症有帮助。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是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因为该治疗不会增加视网膜出血的风险,调脂药非诺贝特可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减少激光治疗需求。
远程视界集团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针对眼科推出了百倍眼保卡,凡成为百倍眼保卡的会员,在渡过30天观察期进入服务期进行白内障手术,医保(含新农合)报销范围内,按照比例报销后需要个人承担的部分由专项基金援助一次,最高元;渡过30天观察期进入服务期进行糖网激光手术(只限一疗程,且不少于四次),由专项基金援助元;在渡过30天观察期进入服务期进行青光眼手术、眼底玻切手术、角膜移植手术,医保(含新农合)报销范围内,按照比例报销后需要个人承担的部分由专项基金援助一次,最高10万元。
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每年的常规眼底检查,这样才能早查早治,避免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