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例严重多发伤、创伤性膈疝患者,医院急诊ICU历经近一月的精细化个体化治疗后,终于转危为安,病情恢复平稳,成医院(马王堆院区)进行康复治疗。
随着小轿车的日益普及,科室收治的交通事故引发严重外伤患者逐年增多,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急诊科医生再次提醒您:开车需谨慎,且行且注意,车祸猛如虎,安全胜万金!
意外来临
年3月26日晚,正在为了生活而紧张忙碌的中年男人王恒(化名),刚刚从自己的破旧三轮摩托车上下来,准备停靠路边将车上的货物搬到雇主店内,不料此时意外突然降临!
一辆快速驶过的红色轿车,因视线不清及车速过快,猛然撞上了当时毫无防备的王大哥,他健硕的身躯被瞬间撞飞至几米开外,当时便失去了意识,同时呼吸极为急促,全身多处青紫,目击者立即拨打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病情凶险次日凌晨,医院急诊一科接到了患者家属的紧急求救电话。经过诊断,王大哥胸腹部严重创伤,医院需要依靠气管插管呼吸机来辅助呼吸,病情极为凶险。
危急时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小彤主任医师当机立断,迅速指导做好多发伤接诊准备、急诊创伤救治团队抢救室待命。在王大哥到达急诊抢救室后,急诊创伤团队迅速地完成创伤初步评估,并同呼吸治疗师一同将他转运至放射科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双侧枕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双肺挫伤、右侧大量气胸、右侧多根肋骨骨折、肝右叶多发挫裂伤......
MDT协助病情危重,王大哥性命危在旦夕!省人医创伤中心在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后,一致认为目前患者多处损伤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韩小彤主任医师,毫不犹豫为其开通紧急绿色通道,立即收入急诊ICU行进一步救治。入急诊ICU后,副主任医师李想迅速为王大哥制定了个体化的详尽治疗方案,并立刻与心胸外科团队沟通,随即心胸外科王文副主任医师为王大哥进行了胸腔镜探查术。
术中发现,王大哥之所以病情如此危重,是由于其膈肌有一巨大裂口,惊人地达到了将近20公分,肝、胆等重要腹腔脏器由腹腔直接进入了胸腔(学名为创伤性膈疝),正是由于此种相对少见的受伤机制造成了王大哥的右肺严重压缩。
(急诊创伤团队为患者行床旁气管切开术)
右侧第7-12根肋骨,足足5根肋骨严重移位,刺破了他的胸腔,同时导致了王大哥非常糟糕的肺部情况,在历经4个多小时的小心翼翼、准确无误地进行膈肌裂口缝合及肋骨复位等手术后,王大哥回到了急诊ICU......
(患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CRRT治疗)
治疗宛如悬崖边“走钢丝”严重的创伤让王大哥的术后管理变得非常棘手,治疗之路异常坎坷,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出现了创伤性湿肺、肺部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肺动脉栓塞、严重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每一条都可能会要夺走王大哥的生命。
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以及家属的殷切期盼,急诊一科樊麦英主任医师、李想副主任医师迎难而上,一路披荆斩棘,先后为患者实施了精准的抗感染治疗、走钢丝般细致的药物抗凝、以及床旁纤支镜肺泡灌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关键性治疗的手段,将王大哥从死亡的边缘线上硬生生地拉了回来,并最终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转入医院(马王堆院区)进一步康复治疗,让其生命之火再次熊熊燃起!
(俯卧位通气疗法)(患者行康复治疗)
安全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小彤表示:“此例多发伤的成功救治既得益于多学科紧密协作所带来的正确快速评估和处理,能够给予患者最合适及合理的诊疗策略。同时,也与术后极其细致的管理与治疗在密不可分,体现了我院创伤救治流程及制度在降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面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也特别提醒大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确保安全文明出行,切莫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论是近郊,还是诗和远方,希望您能安全出发,平安归来!
图文:周刚
编辑:田晶晶
(文章转载于“医院急诊医学科”)
长按